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石介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从事教育活动,开办书院,主持地方学官,终其一生不遗余力,对后世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石介

 

石介对后世理学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其思想学说“一出于孔氏”,抬升了儒学的地位.二是提出了一些供后世理学家继续探讨乃至借鉴的命题和思想萌芽。

泰山书院、徂徕书院的学风开宋明理学之先声。尊师重道,不计较职务高下。当时孙复是一个累举四次不第的秀才,落魄不得志。而当时石介却早已进士及第,并且历任郓州、南京推官。二人功名及职务、地位诸方面都有高下之分。石介却不以为高,却推尊孙复的学问和道德,拜孙复为师。
石介基于“明道致用”这一根本思想,释儒弘儒为己任。其思想虽不够系统圆熟,但于传统经学营垒中启“好议论”之风,实开有宋理学风气之先。他对后世理学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其思想学说“一出于孔氏”,抬升了儒学的地位.二是提出了一些供后世理学家继续探讨乃至借鉴的命题和思想萌芽。
泰山书院在讲论儒家经典时已抛弃了汉唐儒者所孜孜的章句训诂之学,而以阐发大义为主,并对经典传注的不合理成分展开了批判和否定。

石介作品赏析【岁晏村居】等
【岁晏村居】
岁晏有余粮,杯盘气味长。 天寒酒脚落,春近臛头香。
菜色青仍短,茶芽嫩复黄。 此中得深趣,真不羡膏梁。
【游灵泉山寺】
寺远离朝市,同游并结軨。堦垠盘石磴,殿影落青冥。
地胜松筠众,山名草药灵。洞门深数里,桧树寿千龄。
疑有神仙聚,甯容魃魅停。年多养龙虎。早已蛰雷霆。
石上生苔藓,岩阿长茯苓。晴云出幽窦。阴雾滑疏棂。
露滴茶芽润,烟蒸竹汗青。餐霞充道味,采术验丹经。
直拟升高处,何妨陟绝径。遐观际寥廓,下视何羶腥。
自被利名染,无因肮腑醒。晨兴看桉牍,夜坐守窗萤。
龌龊遵前训,兢兢视此铭。沉冥若笼鸟,囚紧似拘囹。
有愿栖云壑,相随步翠坰。平生山野性,暂喜据梧瞑。
【访田公不遇】
主人何处去,门外草萋萋。独犬睡不吠,幽禽闲自啼。
老猿偷果实,稚子弄锄犁。日暮园林悄,春风吹药畦。
【初过大散关马上作】
柰何山色牵吟思,旋被江声破睡魔。吟思睡魔两相战,谁知马上有干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夏末秋凉带点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石介简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
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中文名
石介
别    名
石守道,石公操
国    籍
北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兖州奉符(山东泰安)
出生日期
1005年(景德二年)
逝世日期
1045年7月22日(庆历五年)
职    业
思想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
应天府书院
信    仰
儒家道学
主要成就
理学先驱 
宋初三先生 
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提举应天府书院,主持太学
代表作品
《根本》《庆历圣德颂》《中国论》《怪说》
世    称
徂徕先生
学    派
泰山学派
祖    籍
山东乐陵
作品集
《徂徕先生全集》
性    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