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石介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他主张裁革冗官司,澄清吏治,推行仁政。

作者:石介

 

石介有强烈的民本思想,石介的民本论,反复引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石介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他在《根本策》中说:
善为天下者,不视其治乱,视民而已矣。民者,国之根本也。天下虽乱,民心未离,不足忧也;天下虽治,民心离,可忧也。人皆曰:“天下国家。”孰为天下?孰为国家?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空虚不可居,名号不足守。然则民其与天下存亡乎!其与国家衰盛乎!
石介的民本论,反复引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仁义”不是“守小慈,蹈小仁”,诛除贪官污吏,尽管“杀伤虽多”却是“仁”于百姓,符合“天下之喜怒”。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根本策》)。他甚至认为秦末陈胜是个豪杰,“陈胜不堪秦之民役苦,愤然举兵以诛秦,豪杰矣。”(《根本策》)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对农民起义的领袖还有一点公允之论,这也是很少见的。

石介把这些贪官污吏比作虎狼,以为必须予以惩治,他说:。只知虎狼有牙齿,害入不独在虎狼,臣请勿捕捕贪吏。”主张裁革冗官司,澄清吏治,推行仁政。

豪强兼并,权要横暴,则贫人困矣'。(《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五) 石介把这些贪官污吏比作虎狼,以为必须予以惩治,他说:。只知虎狼有牙齿,害入不独在虎狼,臣请勿捕捕贪吏。”(《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一) 对那些“无功而食”的大官僚,石介痛骂连禽兽也不如,他揭露这些“素餐尸禄”的腐朽官僚,不仅平时“贪荣取宠不知休止,聚财积货不知纪极,饱而食,醉而眠,”而且“陈功劳,叙阀阅,矜材能,荐智略,恨爵位之不高,任使之不先”,(《责臣》)但当国家一旦有事,譬如说要抵御辽和西夏的侵扰,他们便“偃促君命,优游私家”,“称才不称任”。可谓揭露形象深刻。
因此他主张裁革冗官司,澄清吏治,推行仁政。在《明禁策》中批评朝廷,“今山泽江海皆有禁,盐铁茗皆有禁,布棉丝枲皆有禁,关市河梁皆有禁”,几乎一切与人民生活有关者皆有禁,唯独“宫室过度则不禁,豪强兼并则不禁,吏贪于下则不禁”,因此他建议“唯禁其不禁而弛其禁,则先王之法也,三代之制也”。这种批评是相当大胆尖锐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个白痴型的人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石介简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
天圣八年进士。曾任国子监直讲,“从之者甚众,太学之盛,自先生始。”官至太子中允。和孙复、胡瑗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强调“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主张“息民之困”。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中文名
石介
别    名
石守道,石公操
国    籍
北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兖州奉符(山东泰安)
出生日期
1005年(景德二年)
逝世日期
1045年7月22日(庆历五年)
职    业
思想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
应天府书院
信    仰
儒家道学
主要成就
理学先驱 
宋初三先生 
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提举应天府书院,主持太学
代表作品
《根本》《庆历圣德颂》《中国论》《怪说》
世    称
徂徕先生
学    派
泰山学派
祖    籍
山东乐陵
作品集
《徂徕先生全集》
性    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