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懋第
左懋第历史评价其政绩显赫,深得崇祯帝信任,赐谥“忠贞”
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大厦将倾,莱阳进士左懋第却登上了人生最壮美的舞台。他治理韩城,政绩优异,考选钦定第一,由知县擢升朝中担任要职,成为崇祯皇帝信任的股肱之臣。崇祯甲申清军入关,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与摄政王多尔衮唇枪舌剑,坚决维护大明尊严。面对酷刑和威逼利诱,他宁作大明鬼,不当清朝王,成为比肩文天祥的民族英雄。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钦定殉节录,赐专谥“忠贞”,祀本邑乡贤、韩城名宦祠,莱阳又建左公祠,春秋次丁致祭。韩城人建祠与汉代的苏武并祀。
左懋第陵墓前立龙头碑,乾隆追赠谥号“忠贞”,后人建左公祠
左懋第墓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沐浴店镇北旺村东北左家莹,距村约700米,该墓原葬地在柏林庄镇东南方向罗石顶上。1952年部队营房建设时其后裔将此墓迁至该处左姓居住的北旺村左家莹内。墓区有墓冢3座成品字形排列,懋第墓立龙头碑阴刻“恩宠”二字,乾隆追谥号“忠贞”,赠兵部尚书职号,墓志是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敕授文材郎莱阳知县延君寿敬题的,由左氏五世孙寅文立石。
左公祠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山东学政佥事徐炯主持,在莱阳修建左公祠,莱阳人踊跃捐款,赞襄其事。乾隆十五年(1750年),莱阳知县郝大伦重修左公祠。位于今天莱阳工人文化宫西侧,七星街东侧。祠堂整个院落占地约10亩。大门朝西,有三间正殿,客房三间,杂房三间,裙房10余间。左公祠在他做知县的山西韩城有一座,与莱阳祠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