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元良
1904年出生,1922考入中学,1924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东征北伐。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县;早年在私塾就学;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后任第一团团长,参加东征、北伐。
孙元良父亲老来得子,孙元良勤奋读书,1926入日留学,不久辍学回国,1932参加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升为师长。
孙元良父亲孙廷荣是晚清的一名知县,67岁才生下孙元良。孙元良年少时,父亲便去世,但他一心秉承祖训,勤奋读书,成绩优异。
1926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不久辍学回国,1932年,任第二五九旅旅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以此役获宝鼎勋章,擢升为第八十八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