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何应钦何应钦他也是孙中山的追随者,三民主义的信仰者,和蒋介石一起扛共

作者:何应钦

 

何应钦在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在192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长。

1909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
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
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
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
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
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0年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长。后任剿共军前线指挥。参与对中央苏区的一、二、四次军事“围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特别事务委员会委员。
1933年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与日本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溏沽协定》、《何梅协定》。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暂代总司令职,主张“武力付伐”张杨。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应钦担任第四战区司令,后来支持蒋介石对抗共产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
1938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长,负责战时的军制、计划和指挥。
1944年任中国陆军总司令,指挥了长衡会战和湘西反攻战。
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
1946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后赴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委员会中国政府代表。
1948年回国,支持蒋介石抗战中共,任国防部长。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时,一度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旋即辞职。后去台湾。
1950年任蒋介石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席,兼任国民党中央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7年10月21日上午,终因心脏衰竭而停止了呼吸,享年98 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万能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
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所能享有的最大荣耀!

中文名
何应钦
外文名
He Yingqin
别    名
何敬之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贵州省兴义市
出生日期
1890年4月2日
逝世日期
1987年10月21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中国战区受降主官、军政部长、行政院长
政    党
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
中国国民革命军
服役时间
1924年——1987年
军    衔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参与战役
北伐战争,芷江战役,国共内战
勋    章
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病逝地点
台北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