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何应钦在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

作者:何应钦

 

何应钦受到了何受陈诚等人的排挤后来被蒋介石派去美国,1948年担任国防部长。

1946年5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成国防部,何受陈诚等排挤,失去了参谋总长和陆军总司令两个重要职务,而由陈诚和白崇禧分任参谋总长和国防部长,何仅任小小的重庆行营主任一职。
被蒋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一年多后,因国内剿共战场吃紧,何奉召回国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8年5月31日,改任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在中共军队强力打击下,以翁文灏为首的国民政府内阁总辞职,何抱着“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痛苦心情,不顾蒋和黄埔系的挽留,住到上海江湾陆军医院割痔疮去了。

 

蒋介石宣布隐退,后来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何应钦,何应钦当上了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1948年底到1949年末,三大战役以中共胜利告终,中共军队直逼首都南京。蒋介石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何考虑到如跟李在南京,势必引起蒋的疑虑,遂以“避寿”为名去杭州。蒋深为感动,于3月12日何60岁生日前夕,派亲信张群,携其亲手题写的“安危同仗,甘苦共尝”寿轴,及一封情辞恳切的亲笔信交何,要何出任李宗仁政府行政院长,以便牵掣桂系。何感激涕零,明知临危受命组阁无异于跳火坑,但为报蒋“知遇之恩”,于3月23日当上了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
何当上行政院长后,提出了先签停战协定再行和谈的主张,以便依托长江天堑隔江而治,保持江南半壁河山以图后计。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月13日,何应钦内阁在广州集体辞职,把职权交给了阎锡山的战时内阁,他自己则先到香港,后到台湾。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葬?你那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
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所能享有的最大荣耀!

中文名
何应钦
外文名
He Yingqin
别    名
何敬之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贵州省兴义市
出生日期
1890年4月2日
逝世日期
1987年10月21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中国战区受降主官、军政部长、行政院长
政    党
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
中国国民革命军
服役时间
1924年——1987年
军    衔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参与战役
北伐战争,芷江战役,国共内战
勋    章
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病逝地点
台北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