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何应钦对蒋介石的忠诚度是值得怀疑的,他在剿共和和蒋介石发生了第一次矛盾。

作者:何应钦

 

何应钦主张剿共包围了江苏省总工会逮捕了一些革命者,后来何应钦在上海对共产党进行了大规模围剿。

1927年4月2日在东路军指挥部召开剿共会议,研究剿共方案。何在会上极力支持主张剿灭中共。1927年4月9日,何在南京直接调兵解除了林祖涵(林伯渠)所率的第6军3个主力团武装,包围江苏省党部和省总工会,逮捕了部分革命者。次日何又令军警解散南京共产党支部,逮捕全体共产党干部。何的东路军26军在上海对工人纠察队进行突袭,大规模剿杀了共产党员,这就是著名的“四一二”惨案。这年5月,继续北伐,由蒋和李宗仁、何应钦分任各路部队指挥官。何北渡长江,遭到张宗昌孙传芳直鲁联军反攻,何、李遵蒋之命,退到长江沿线。

 

何应钦和蒋介石在要求蒋介石离职时有了第一次的矛盾,在1927年蒋介石直接撤销了何应钦的官职。

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于通电反共反蒋。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冯玉祥为首的西北军和阎锡山为首的晋系与蒋有矛盾,公开逼蒋下野。何应钦此时判断失误,以为蒋树敌太多,已四面楚歌,必败无疑。于是暗中支持桂系逼宫。这样,蒋只好下野。当白崇禧在会上要蒋离职时,蒋回顾何,而何一声不吭,蒋伤心异常,拂袖而走。蒋事后说:“当时只要他何应钦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这是蒋、何的第一次矛盾。
蒋下野后,由何、李、白组成军事常务委员会,对国民革命军实行集体领导。何、李击退孙传芳、唐生智等对南京的进攻。
1927年11月10日,蒋由日本回上海。12月10日,国民党第二届会预会通过决议,敦请蒋复职。蒋复职后,于1928年2月,不与何应钦打招呼,乘何去南京,蒋直接去何的第一路军徐州总指挥部,撤消了何的本兼各职,将军队编为4个集团军,蒋自任总司令。后又经别人圆场,蒋才又委何为北伐军总司令部参谋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24Time`L”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
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所能享有的最大荣耀!

中文名
何应钦
外文名
He Yingqin
别    名
何敬之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贵州省兴义市
出生日期
1890年4月2日
逝世日期
1987年10月21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中国战区受降主官、军政部长、行政院长
政    党
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
中国国民革命军
服役时间
1924年——1987年
军    衔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参与战役
北伐战争,芷江战役,国共内战
勋    章
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病逝地点
台北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