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何应钦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作者:何应钦

 

何应钦出生在贵州,他自幼身体强壮,勤奋好学,1905年考上高等小学堂。

1890年4月2日(农历庚寅年闰二月十三日,清光绪十六年),何应钦出生在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其祖辈于清朝末期随军出镇贵州,由行伍转为经商兼事农耕,先后落点于黄草坝、捧乍,最后定居泥凼的风波湾。
何应钦自幼身体强健,7岁发蒙就读于泥凼私塾,勤奋好学。
1905年,考上县里兴义高等小学堂(前身为笔山书院,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1907年冬,贵阳陆军小学在全省征选学生,何与同班同学李毓华、李儒清等同到贵阳,考取该校。

 

何应钦在1909年到日本留学,考入振武学校和蒋介石在同一所学校学习。
1908年,被选送到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次年秋,清政府陆军部招考留日学生,何又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应选,入日本振武学校。何应钦在日本振武学校读书时,蒋介石(蒋志清)也就读于该校,比何高一级。何在学习期间。一面接受军事教育,一面开始接触到反清革命思想。当时留日学生中,加入孙中山创办的“同盟会”者达数百人,何也加入了这一革命组织。
1909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0年,入日本振武学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总以为你有天会感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省兴义人。
何应钦早年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沪军。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到日本就读于陆军士官学校。1916年秋回国,到贵州任讲武学校校长、黔军参谋长等职。1924年赴广州,任大本营参议、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一团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后任国民政府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军政部部长。1934年授陆军一级上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总司令、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
1946年6月,任中国驻联合国安理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次年3月任行政院长,5月辞职,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民国联合国同志会理事长、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主任委员等职。1987年10月在台北病逝。1945年9月,何应钦在南京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冈村代表日本政府投降,这是一个中国军人所能享有的最大荣耀!

中文名
何应钦
外文名
He Yingqin
别    名
何敬之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贵州省兴义市
出生日期
1890年4月2日
逝世日期
1987年10月21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中国战区受降主官、军政部长、行政院长
政    党
中国国民党
服役军队
中国国民革命军
服役时间
1924年——1987年
军    衔
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参与战役
北伐战争,芷江战役,国共内战
勋    章
青天白日勋章,总统自由勋章
病逝地点
台北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