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三国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现代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曹雪芹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于谦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王国维 王勃 黄庭坚 柳永
三皇 五帝 春秋五霸 五虎上将 初唐四杰 竹林七贤 唐宋八大家 明代四大才子 建安七子 四大美女 历代帝王 十大帝王 十大后妃 十大名妓 十大谋略家 十大文豪 十大名将 十大枭雄 十大义军领袖 十大权臣 十大商贾 十大才女 十大奸臣 十大昏君
作者:茅盾
艺术巨匠的天禀,固非人人所能有,然而艺术巨匠的谨严,却是人人应当效法;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学习鲁迅",首先而且必要的,是学习他的谨严。从心细如发,产生笔大如椽,这是鲁迅先生每一篇文章的"创作过程"。
从文句上去学习他的谨严,尚可能;然而所得仅属皮毛。即使能有其犀利,必不能有其深湛。即或深湛近似矣,亦必不能有其隽永。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犀利深湛隽永是对事对物观察得极透彻,剖解得极精微的结果;他无论什么不肯轻轻放过。
为了一种植物的译名,鲁迅先生肯费几天的功夫去查许多的书;要查的一本书手头没有,近处也借不到,他就写信给远地的朋友请他代查。他是这么"认真"!
有一位年青木刻家把人物的手刻反了,另一位画家(也许是木刻家)把浴在河里的牛弄成了黄牛;都是鲁迅先生给指了出来。无论对什么,他都"细心"!
认真与细心见于艺术形象的,是犀利,猛鸷,深湛,隽永;见于思想行事的,是嫉恶如仇,是"一口咬住了不放"的韧性,是深入敌垒再杀出来的无畏的精神,是"打叭儿狗"的那种彻底,是教育青年从不倦怠那种热心。
治学,创作,治事,私生活,——鲁迅先生给我们取法的,首先是"谨严"二字。这是人人应当学习而且能够学习的,只要他发心去学习。革命家、战士的德性,无非是认真而又细心。艺术家的德性,也无非是认真而又细心。才能的大小,固由天赋,然而从认真与细心,也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才能。
“学习鲁迅"这句话如果实践起来,首先而且必要的,是在治学,治事,私生活,——各方面,都认真而细心!这两句话,似乎平凡得很,然而要能严格能彻底,却需要不断的惕励与反省。
《茅盾散文集》由茅盾先生所著,集子分八卷,于1933年, 天马出版社出版。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查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