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彭家珍刺杀良弼的事件在历史上称为“红罗厂事件”,他虽然牺牲了,但是死而无憾。

作者:彭家珍

 

彭家珍把炸弹掷出到爆炸,瞬间历史就定格了,这就是载入史册的“红罗厂事件”,孙中山称赞彭家珍为“我老彭收功弹丸”,并授予他“陆军大将军”头衔。
两天以后,良弼死去。同时殒命者有良弼卫兵八人,马弁一人。据传,良弼临死前哀叹:“杀我者,好英雄也,真知我也。”“我死,清廷也随之亡也。”原来彭家珍在客厅里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心急如火,决定外出去找良弼,谁知出门就遇到良弼归来,遂发生了开头一幕。
从炸弹掷出到爆炸,瞬间历史就定格了,这就是载入史册的“红罗厂事件”。半个多月后的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宣布退位,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也随之终结,从此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孙中山称赞彭家珍为“我老彭收功弹丸”,并授予他“陆军大将军”头衔。
“共和成,虽死亦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不如死得荣。”英雄彭家珍应该死而无憾了。

社会人士对彭家珍的评价。

大总统孙中山高度评价了他的功绩,称他的行动为“我老彭收功弹丸”,追赠他为陆军大将军,令崇祀忠烈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给其家属颁发“永垂不朽”的烈士光荣证。
蒋介石为他题“英姿飒爽”。
孔祥熙为他题“万古长青” 。
李宗仁为他题“浩然正气”。
冯玉祥为他题“民族英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恩恩爱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彭家珍(1888—1912),字席儒,四川金堂人。青年时期即受文天祥、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1906年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后赴日本考察军事,又入四川高等军事研究所。1911年秋任天津兵站司令部副官,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军事部长。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后,以良弼为首的满洲贵族组织宗社党,誓与人民为敌,顽抗到底。为扫清革命障碍,他即于1912年1月26日暗藏炸弹,炸死良弼。彭家珍不幸被一弹片飞伤后脑,1912年1月27日凌晨牺牲。

中文名
彭家珍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金堂
出生日期
1888年4月9日
逝世日期
1912年1月27日
职    业
革命党
毕业院校
四川武备学堂
主要成就
为扫清革命障碍,炸死良弼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