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邓牧人称“文行先生”三教外人,著有《洞霄宫志》、《大涤洞天记》等

作者:邓牧

 

邓牧终身不仕、不娶,三教外人,人称“文行先生”
宋亡,终身不仕、不娶,及壮,自号(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外人,又号九鉴山人,人称文行先生,淡泊名利,遍游名山。常闭门静坐,每日用饭一次。

 

德祐元年(1275)至余杭洞霄宫,友人住山沈介石为建白鹿山房石室居住,匾曰空屋,旁植梅竹,和五松相间。平时不着布衣,以楮纸作服,常去超然馆静坐,有时竟数月不出,与里人叶林为至交。元元贞二年,王修竹延至山阴陶山书院。大德三年,入余杭洞霄,四方名胜多求其文。元大德九年(1305),朝廷派玄教大师吴全节请牧出山,断然拒绝。与南宋遗民谢翱、周密等友善,来往甚密,为翱作传,为密作《蜡屐集序》。十年卒,年六十。
邓牧著有《洞霄宫志》、《大涤洞天记》等
著有《洞霄宫志》、《洞霄图志》、《大涤洞天记》、《游山志》、《杂文稿》等传世。精于道家思想,生前尝自编诗文六十余篇为《伯牙琴》,滔滔清辨而不失修洁,非晚宋诸人所及(《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伯牙琴》一卷补遗一卷,有清抄本、《知不足斋丛书》本,1959年中华书局标点本,1981年修订重印本。《全宋诗》卷三六八五录其诗十三首。事迹见《伯牙琴》卷首《邓文行先生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安于现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邓牧简介

邓牧(1246—1306),宋末元初道家学者。字牧心,号文行,又号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中国南宋末年至元朝前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岁,读《庄》、《列》,悟文法,下笔多仿古作。及壮, 视名利薄之, 遍游方外, 历览名山。 逢寓止, 辄杜门危坐,昼夜唯一食。” 可见邓牧少年时, 喜读 《庄子》、《列子》 等先秦道家诸子典籍, 崇尚古代道家学者。他自己在《逆旅壁记》 中也说:“余家世相传, 不过书一束。虽不敢谓尽古人能解, 然游公卿, 莫不倒屣;行乡里,莫敢不下车(出自老子典故,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 ”因其对理学、佛教、道教均持反对态度,故又自号“三教外人”。
邓牧以道家思想为基础作为批判黑暗社会的武器, 从而发展了先秦道家“异端”思想的一面。他淡泊名利,遍游名山。终身不仕不娶,著有《伯牙琴》《洞霄图志》。

本    名
邓牧
别    称
文行先生
字    号
字牧心,号文行,又号九锁山人
所处时代
宋末元初
出生地
浙江杭州
出生时间
公元1246年
去世时间
公元1306年
主要作品
《伯牙琴》《洞霄图志》
职    业
道家学者
籍    贯
浙江杭州
自    号
三教外人
婚    姻
终身不娶
友    人
谢翱、周密
信    仰
道家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