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聿明
杜聿明任命东北保安司令接替苏联东北领土主权,却被东北民主联军提前接收,杜以武力占领锦州、三海关。
1945年10月18日,杜聿明被撤销昆明防守总司令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之职后,离开昆明回到重庆。同一天,就发表了任命杜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命令。
杜聿明上任后第四天,蒋介石对杜当面指示,要与苏联接洽,接收东北领土主权。杜经过近十天与苏军联络,发现苏军已宣布自东北撤军,营口苏军已经离去,被东北民主联军接收。为此,杜便向蒋建议:要接收东北非用武力不能解决。
1945年11月5日,杜急飞重庆向蒋报告,请求迅速抽调兵力,由美舰掩护从葫芦岛或营口强行登陆。
秦皇岛,率先向东北解放区挑衅,指挥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向榆锦进攻。14日,杜下达向山海关进攻的命令,决心在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未到达之前,夺取要点,分兵两路继续向绥中追击前进,之后,占领兴城、锦西、葫芦岛三个要点。
杜聿明到锦西后,按原定方针,命令部队向锦州攻击。由于东北民主联军有计划地撤退,26日杜率部进入锦州,同日还占领了山海关。
1945年12月16日,国民党政府迫于国内、国际和平建国的舆论,与中共举行和谈。蒋介石一面谈判,一面下令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积极进攻。杜接到蒋的指示后,于12月23日命令第五十二军冒雪进占北镇、黑山,然后又分兵两路,分别向阜新、营口进攻,占领了北票、朝阳、黑水等城。
杜聿明到东北半年就占领了辽西地区,杜聿明制定南攻北守的作战计划,对热河全面进攻,两次进攻都惨败。
1946年1月10日,杜又按照蒋的密电,赶在停战令即下前,抢占了平泉等重要城市。自发动夺取东北的战役以来,杜聿明多次奔赴前线指挥,日夜不息,疲劳过度,1946年于2月18日乘专机飞北平,秘密进入白塔寺中和医院治病。1946年3月16日,动手术割去左肾。1946年4月16日,返回沈阳。
1946年4月28日,在空军掩护下,两个军分两路向本溪攻击。杜聿明在本溪得手后,迅速转而全力策划进攻四平街之战。他先调第一九五师及第八十八师至铁岭,掩护中长路的安全,又令新六军迅速集中辽阳附近,用火车输送至开原,以击破四平街,一举收复长春、永吉为目的,部署两翼攻击,企图压迫东北民主联军于辽河套内而歼灭之。1946年5月14日,国民党在飞机炮火协同下,并始猛攻,经过激烈战斗,东北民主联军实行战略撤退,杜部于1946年5月19日侵入四平。5月23日,国民党军进占长春,至5月31日止,又占领了松花江以南永吉至农安之线。杜聿明到东北仅仅半年,就先后侵占了辽西全部及沈阳外围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营口等重点城市,北沿松花江与东北民主联军相对峙。不久,停战期限届满,国共谈判破裂,杜怀着抢夺整个东北的野心,策定了南攻北守的全局作战指导原则,于8月间派副长官郑洞国负责指挥对热河省的全面进攻,扫荡热河境内的共军。10月,又派第五十军进攻安东、通化等重要城市。该军第二十五师在暖阳边门被全歼(新开岭战役)。杜并未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认为这不是战略上的错误,而是个别将领无能,仍坚持既定扫荡方针,向临江进攻,部队再一次遭受沉重打击。至此,东北国民党军开始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