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杜聿明任武汉分校中校连长,参与大别山“围剿”红军,因功升任副师长,后代理师长抵挡日寇,建成国民党第一陆军装甲兵团,任团长

作者:杜聿明

 

杜聿明南下到南京后被抓获,后越狱逃到武汉,历任任武汉分校中校连长、教导第二师营长、团长,17军25师旅长。副师长。
1926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誓师北伐。杜聿明南下归队。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南京,不幸被孙传芳的稽查队抓获,关进南京老虎桥监狱。随后越狱逃到武汉,去见邓演达。去武昌南湖学兵团找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兵团团长张治中。随后杜聿明在张治中学生兵团任第一营第三连中校连长。
1928年夏,张治中考察回国,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令杜为该校杭州预科大队第二中队中校队长;次年初,杜回南京军校任第七期第四队中校队长;同年冬又任新编第一师第二旅参谋主任。1930年初,蒋介石成立教导第二师,张治中任师长,杜聿明任该师第二旅第五团一营中校营长,不久升为该师第六团上校团长。


1930年冬,教导第二师改番号为陆军第四师,杜为第十二旅第二十四团团长。师长徐庭瑶要求部属甚为严格,看到多数团队都是松松垮垮的样子,唯独杜团认真遵照其指示办事,教育训练各方面井井有条,操练娴熟,因而对杜大加赞赏。
1932年初,徐庭瑶的第四师奉命开赴皖北参加大别山“围剿”红军,在霍丘被红军邝继勋部击败。在关键时刻,徐令第二十四团全力反攻,杜聿明率部穿插,突入霍丘,使红军损失重大。徐庭瑶为他记首功,并上报晋升杜为少将团长。这年冬,徐升任第十七军军长,杜被委为该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不久升为该师副师长。
 

 

 

 

杜聿明代理师长,指挥士兵抵抗日军,后参与复兴社,建成国民军第一陆军装甲兵团,担任团长

1933年2月,日本侵略军分兵三路进攻热河,第二十五师奉命从徐州、蚌埠一带开往通县集结,阻击敌人。3月9日,第二十五师到达石匣镇后,杜聿明和关麟征驱车往古北口,与东北军军长王以哲联系。杜聿明代理师长职务,指挥该师官兵,同日寇浴血奋战。1933年3月12日,杜奉命将阵地交与第二师。同年秋,杜聿明进入南京中央军校开办的高等教育班第一期进修。学习期间,经同乡、黄埔一期同时毕业的马志超介绍,参加了复兴社。
1936年春,杜聿明从中央军校高级教育班毕业。杜本应返第二十五师供职,但由于和师长关麟征相处不甚和谐,不太愿回去。徐庭瑶即向蒋介石保荐他到新成立的南京陆军交辎学校担任学员队队长,负责培训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军官。10月5日授予少将军衔。
1937年,交辎学校战车营、交通兵第二团所属装甲汽车队合编,并补充一批战车,建成国民党军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委为第一任团长。“八·一三”淞沪抗日时,杜率领装甲兵团第一营的二、四两连,在上海汇山码头协同步兵阻击企图登岸的日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ai那么の虚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杜聿明(1904—1981年),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
1924年6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
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中文名
杜聿明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省米脂县
出生日期
1904年(甲辰年)11月28日
逝世日期
1981年(辛酉年)5月7日
职    业
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获昆仑关大捷,歼寇4000余人,抗日名将
代表作品
《淮海战役始末》、《辽沈战役概述》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