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鉴真的坐像介绍,2010年首次回国,为了更好记录进行了3D数字化测量

作者:鉴真

 

东大寺鉴真像在2010年上海博物馆与日本文化厅联合主办的中日文化交流两大特展上首次回国

2010年9月28日,上海博物馆与日本文化厅联合主办的中日文化交流两大特展28日在此间掀起“盖头”。

日本国宝级文物——奈良东大寺木质鉴真和尚坐像,几百年来第一次回国“省亲”;一大批国内博物馆收藏甚少的唐宋画家画迹,此番也首次亮相,与故宫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和上博的馆藏书画一起,勾勒出唐宋元绘画史多姿多彩的风格面貌。

在仿造日本奈良寺庙风格构建的展厅内,鉴真和尚双目紧闭,仪态端庄,面目安详;他的面容使用了木头原有的色泽,身着暗灰袈裟,整体刻画细腻。

鉴真和尚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先后经历5次渡海失败、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克服重重阻碍,于公元753年东渡日本,掀开了日本佛教史中崭新的一页,他的事迹在日本无人不晓。

日本将保留数字化鉴真坐像,以确保将鉴真的容貌流传后世

将鉴真的容貌流传后世,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和凸版印刷公司2012年5月31日宣布,对寺内的国宝鉴真坐像进行了3D数字化测量,以便详尽地记录了尺寸和色彩等细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少年如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鉴真简介

鉴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中文名
鉴真
外文名
Jianzhen(Ganjin),鑑真(がんじん)
别    名
天平之甍、传灯大法师
国    籍
唐朝
民    族
出生地
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
687年
逝世日期
763年6月25日
职    业
僧人、医学家、翻译家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扬州大明寺主持
代表作品
《戒律三部经》
注    音
ㄐㄧㄢˋ ㄓ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