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鉴真东渡之谜之作为60多岁双目失明的老人,最后的时光是怎样的?

作者:鉴真

 

鉴真通过耳听帮助日本僧人校正了大批佛经,又用舌尝的方式为日本修正了药典

鉴真到达日本时,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而且已双目失明。由于不能见物,鉴真通过耳听的方式帮助日本僧人校正了大批佛经,又用舌尝的方式为日本修正了药典。

但是,《奈良新闻》2004年10月29日有一则新的报道,认为鉴真到日本后,双目可能还存在微弱的视力。其依据是757年,鉴真为借经卷曾经向当时的奈良东大寺出具了一张借条,这就是现存正仓院的《鉴真奉请经卷状》。经过奈良国立博物馆的西山厚研究员检证,认为此文与中国所存鉴真相关文献出自同一人手笔,所以,日本研究人员认为,鉴真在东渡时,可能还保有微弱的视力,能够自己书写重要文件,但不能很好地阅读了。

鉴真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日本从未有过哭泣,总是以最和善的微笑面对信徒

不过,随后就有人提出,由于文献记载鉴真并不是最后一次东渡才失明的,而是此前五年就已经失明。所以在中国保留的所谓相关文献,也未必是鉴真的亲笔,很可能是鉴真失明后由其弟子代写的。

此外,日本的文献记载,鉴真在日期间从未有过哭泣的记载,总是以最和善的微笑面对信徒。

日本天平宝字7年(763年)5月6日,鉴真坐化于唐招提寺,根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当时鉴真双脚结跏趺坐,神态安详,死后三日,体温犹在,时人呼为真菩萨。

佛法云,大雄无畏,勇猛精进。大约是鉴真大师最好的写照。

鉴真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还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佛教、医药、书法等方面,鉴真对于日本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知我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鉴真简介

鉴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据《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立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无量”。在医药学方面,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大云寺的悲田院,为人治病,亲自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高。

中文名
鉴真
外文名
Jianzhen(Ganjin),鑑真(がんじん)
别    名
天平之甍、传灯大法师
国    籍
唐朝
民    族
出生地
江苏扬州
出生日期
687年
逝世日期
763年6月25日
职    业
僧人、医学家、翻译家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扬州大明寺主持
代表作品
《戒律三部经》
注    音
ㄐㄧㄢˋ ㄓ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