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马燧晚年面圣可不拜而坐,死后受到纪念,列举文章写作依据史册

作者:马燧

 

马燧晚年几次被召见皆受皇恩,死后皇帝为其辍朝四日
贞元五年(789年)九月,马燧和太尉李晟在延英殿被接见,德宗嘉奖他们的大功,都在凌烟阁上画了像,列在开国元勋之后。
贞元九年(793年)十月,马燧在延英殿被召见。此前,德宗因马燧有足疾,不要他去朝拜;这天,因马燧初冬拜见,德宗特地允许不拜就座。当时太尉李晟刚去世,德宗对马燧说:“从前你和李晟一起来,现在只见到你了,不免觉得难过。”德宗哽咽了好一阵。马燧退出时,脚不舒服,倒在地上,德宗亲自扶他起来,送到台阶边,马燧叩头哭着谢恩。多次奏本请求回乡养老,免去侍中职,德宗特下诏不让。


贞元十一年(795年)八月十七日,马燧于长安安邑里的私宅中病逝,享年七十岁。德宗为其辍朝四日, 下诏命京兆尹韩皋监护丧事,嗣吴王李献任吊祭赠赗使,追赠太尉(一作太傅),赐谥号“庄武”。

列举文章写作的史册依据,证明文章的历史真实性
《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
《旧唐书· 列传八十四·马燧浑瑊传》
《新唐书· 列传第八十·马浑》
《史传三编·卷二十六·名臣传十八》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二·列传五十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万丈红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马燧简介

马燧(726年-795年),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唐代中期名将,岳麓山道林精舍之创建人。
马燧少与诸兄一起学习,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宝应年间,被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推荐为赵城尉,知仆固怀恩必反。迁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历十年(775年),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威震北方。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以解临洺、邢州之围。马燧先斩田悦部将杨朝光以下五千余人,至临洺,又大破田悦军。贞元元年(785年),率军连败李怀光,平定河中。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边,马燧率军出击。次年,因轻信吐蕃,中尚结赞之计,力赞会盟于平凉,致使会盟副使及将士多人被俘获。此后,马燧改任司徒兼侍中,被夺去兵权,备受德宗冷落。贞元五年(789年),马燧与太尉李晟获绘像凌烟阁。贞元十一年(795年),马燧病逝。追赠太尉(一作太傅),谥号庄武。

本    名
马燧
别    称
马庄武、马北平、马司徒
字    号
字洵美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汝州郏城
出生时间
726年
去世时间
795年
主要作品
《谕晋隰慈州檄》
主要成就
大败田悦,解邢、洺之围;大破李怀光、平定河中
官    职
司徒、侍中
爵    位
北平郡王
追    赠
太尉(一作太傅)
谥    号
庄武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