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燧
朝代:唐朝马燧(726年-795年),字洵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唐代中期名将,岳麓山道林精舍之创建人。
马燧少与诸兄一起学习,又攻兵书战策,多谋略。安史之乱爆发时,曾劝范阳留守贾循倒戈,事泄逃脱。宝应年间,被泽潞节度使李抱玉推荐为赵城尉,知仆固怀恩必反。迁左武卫兵曹参军。大历十年(775年),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河东节度使,威震北方。建中二年(781年),奉诏讨魏博叛将田悦,以解临洺、邢州之围。马燧先斩田悦部将杨朝光以下五千余人,至临洺,又大破田悦军。贞元元年(785年),率军连败李怀光,平定河中。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寇边,马燧率军出击。次年,因轻信吐蕃,中尚结赞之计,力赞会盟于平凉,致使会盟副使及将士多人被俘获。此后,马燧改任司徒兼侍中,被夺去兵权,备受德宗冷落。贞元五年(789年),马燧与太尉李晟获绘像凌烟阁。贞元十一年(795年),马燧病逝。追赠太尉(一作太傅),谥号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