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燧
马燧回京请命,用大义迫使敌军投降,受到将士敬畏
同年九月十五日,马燧率步骑三万驻扎绛州,派兵收复了夏县、攻占了稷山和龙门,李怀光的大将冯万兴、任象玉投降。马燧率兵攻绛州,这年十月,攻下了绛州外城,当天夜里伪绛州刺史王克同和大将达奚小进弃城逃跑,绛州军队四千人投降。他又派大将李自良、谷秀分头收复闻喜、夏县、万泉、虞乡、永乐、猗氏六县,叛军将领辛兟和五千士兵投降。谷秀因违犯军令掳掠官吏女儿,马燧将他斩首示众。
贞元元年(785年),军队抵达宝鼎,在陶城打败了叛军骑兵,先锋官李黯追击他们,射死敌将徐伯文,斩首万余级,得马五百匹。这年,全国遭蝗灾、旱灾,物价飞涨,军队缺乏钱粮,因此很多京官上奏请求赦免李怀光,德宗没有决定。马燧因李怀光叛变罪行特别严重,河中靠近京城,反叛者不能信任,赦免他无法向全国交待,怕德宗被侍从迷惑,而且军情注重保密。这年六月,马燧离开军队率几百名骑兵到京城朝拜。召见时,马燧说:“我虽无武才,得到一个月的粮草供应,就能讨平河中。”唐德宗答应了。
七月,马燧因到京城朝拜,就和浑瑊、骆元光、韩游瑰军队会合,抵达长春宫。李怀光将领徐廷光率兵六千守宫殿城墙,守备很周密。马燧考虑长春宫不攻占,李怀光就会更加死心防守,进攻他耗时过多、死伤必然严重,就亲自到城下喊徐廷光。徐廷光平日敬畏马燧名声,就在城上拜见。马燧估计徐廷光心里已经屈服,就慢慢对他说:“我从朝廷来,你可以面朝西边接受命令。”徐廷光又跪拜了。 马燧于是劝告他们说:“你们都是朔方军将士,自从安禄山反叛以来,带头建立大功,四十多年,功劳最大,为什么抛弃祖辈功勋,背叛皇上,走上诛灭全族的道路呢!你们听从我,不但可以免除祸患,还能得到富贵。”叛军都不做声。马燧又说:“你们如果认为我的话不是真心,现相距不到几步远,你们可以射杀我!”于是掀开衣袍对着他们。徐廷光感动得拜伏流泪,士兵们也流了泪。
此前一天,叛军的焦篱堡守将尉珪率兵两千在当地投降了马燧;徐廷光东边道路已断绝,于是率兵出城投降,马燧带几名骑兵直接进城,对他们毫不疑心,没有人不敬畏佩服。士兵高喊道:“我们又能做大唐的子民了!”浑瑊从此佩服马燧,私下对部将说:“我曾认为马燧用兵和我差不多,但奇怪他能多次地打败田悦;现看他用兵判断,我比他差得远!” 这年八月,马燧移驻焦篱堡。这天夜晚,叛军太原堡守将吴冏弃城逃跑,部下都投降了。马燧率诸军渡过黄河,八万兵马,都在城下列阵。这天,叛军将领牛名俊杀死李怀光率城投降。叛军守城士兵还有一万六千人,马燧将叛军将领阎晏、孟宝、张清、吴冏等七人斩首示众,将被李怀光胁迫而造反所俘虏的人都放了。
马燧提前完成任务收到德宗的褒奖、封赏和题字
马燧从到京城朝拜回军营后,共二十七天就平定了河中。德宗下诏书褒奖,升任光禄大夫,兼任侍中,还封一个儿子为五品正员官。赐宴赏赐后,回到太原,这一次,德宗赐马燧《宸扆》、《台衡》两篇铭文。马燧回到太原,把两篇文章刻在起义堂西边,德宗为此题字,荣宠他到了这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