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史籍《东都事略·卷七十三·列传五十六》、《赵清献年谱》中有关赵抃的记载

作者:赵抃

 

有关赵抃史料记载方面的相关介绍
《赵清献公神道碑》
《东都事略·卷七十三·列传五十六》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
《赵清献年谱》

有关赵抃后世纪念方面的相关介绍
赵抃祠位于浙江衢州市区钟楼底,占地447平方米,为衢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咸淳四年(1268年)。郡守陈蒙清于朝而立,位于赵抃故里“孝悌里”,今衢州沙湾书院村。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始,每春秋仲月知县率僚具常服随府行礼。嘉靖十三年(1535年)秋,郡守郑柏兴筑清献祠于城南(今衢州道贯巷南端),时以遇风雨不便,迁元妙观右(今新衢小学)官地数亩作赵公祠,作堂三楹、退堂三楹、门一楹、周围筑墙。万历十三年间,郡守廖希元复移址于浮石门内的祥符寺(今衢州城区北隅钟楼底西侧),将原刘都宪羽泉之祠转他处,改建为赵公祠;其间康熙、同治年代数次修葺,最后一次修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又是一个春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抃简介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本    名
赵抃
别    称
赵清献、铁面御史
字    号
字阅道 
号知非子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时间
1008年
去世时间
1084年
主要作品
《赵清献公集》、《致知府阁下尺牍》等
主要成就
弹劾不避权势
籍    贯
衢州西安
官    职
太子少保
封    爵
南阳郡开国公
追    赠
太子少师
谥    号
清献
典    故
一琴一鹤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