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抃
赵抃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他治理成都行的是中和之政
赵抃又任龙图阁学士、成都府知府,为政以宽。他从前出使蜀州时,对聚众搞迷信活动的治以严刑峻法。这次重来,又有人犯同样的罪,都认为在劫难逃。赵抃看罪犯没有其他劣行,就说“:这仅仅是骗酒食的小过失。”只处罚首恶,将其他人释放,蜀人大为高兴。正值荣諲任转运使,英宗对荣諲说:“赵抃治理成都,行的是中和之政。”
赵抃从成都回来之后,任参知政事,竭尽全力辅佐神宗
宋神宗即位后,召赵抃知谏院。按照旧例,近臣从成都回来就会担负重任,必然去省府任职,不当谏官。众臣大惑不解,神宗说:“朕是想发挥他仗义直言的优点,将采纳他的主张,不是小看他。”赵抃谢恩时,神宗说:“听说你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政策宽松平和,也能任谏官吗?”不久,升任参知政事。赵抃感念神宗知遇之恩,朝政有不妥之处,他总是密启上奏,神宗也常亲笔回书予以褒奖。
王安石主政后,赵抃屡屡反对他的变法主张。韩琦也上书反映青苗法对民间的危害。神宗同宰执商量后,停止青苗法。王安石正在家休假,想辞官。赵抃说:“新法都是王安石创立,不如等他假满归来再说。”王安石回来后,推行新法更坚决。赵抃非常悔恨帮他,向神宗说:“制置条例司设使者四十余人,扰乱天下。王安石善于诡辩,刚愎自用,诋毁天下公论为庸俗,违背众议,欺瞒民众,文过饰非。近来谏官们多因说话无人听而辞职,司马光受聘枢密,不肯赴任。而且事有轻重,体有大小,一时的财富利润是轻,人心的得失才是重;青苗使者的去取荣辱是小,左右大臣的取舍为大。现在因小失大,去重取轻,臣担心这不是国家的福气啊!”
奏章上呈神宗后,赵抃恳请辞官,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杭州知州,又改任青州知州。当时京东旱灾、蝗灾,青州麦多,蝗虫飞到青州边境,遇狂风阻遏,都落水被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