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抃
赵抃还在任资政殿大学士的时候,神宗因为成都戍卒的困扰,派赵抃以成都知府的职务再去治理成都
成都因为戍卒困扰,赵抃以资政殿大学士之职再任成都知府。神宗召见时慰劳说:“还没有过从朝廷下到成都去的先例,你能为了朕破一次例吗?”赵抃回答说:“陛下的话就是法律,何必管例不例呢?”因而请求神宗允许他相机行事。
赵抃到成都后,政令相较上次更宽简。有个卒长站在堂下,赵抃喊他说:“我同你年岁相当,我单身匹马入蜀,为天子镇抚一方。你也应清廉谨慎威严地统率士卒,等戍期满,分得些余财回家,替妻儿考虑,岂不好?”人们欣喜地奔走相告,不敢再为恶,蜀郡一片升平景象。剑州有人伪造和尚的度牒,被告企图谋反,赵抃不将案件交给司法人员,而由自己判断,皆从轻处理。诽谤者诬告赵抃纵容叛党,朝廷取来审案记录一看,认为赵抃的判决都符合法律。茂州少数民族在边境抢掠后,害怕官府讨伐,请求投降,就绑了一个奴隶,想杀死后取血为盟。赵抃让他们改用牲口,放了奴隶,大家都欣然听令。
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以太子少保致仕遍游名山
赵抃其后请求辞职回乡,改任越州知州。吴越地区闹饥荒,人口死亡过半。赵抃奋力救荒,治病救人,掩埋死者,使生者得以保全。让老百姓修城,以使他们得到糊口钱。又调任杭州知州,以太子少保之职致仕,其子赵屼被授为提举两浙常平仓,以便就近照顾赵抃的晚年。赵屼带赵抃遍游江南名山大川,吴人都感到自豪。
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享年七十七岁。神宗闻讯后,为其辍朝一日,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十二月,赵抃葬于西安莲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