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祝允明出身官宦之家、一生放荡不羁,其晚年寄情于声色广纳妻妾

作者:祝允明

 

祝允明的前代传承,其始祖升任平江路总管

其先祖,出自古代太祝,后代于是以官名为姓氏。
其始祖为元代大德、延佑年间从松江来苏州任漕府经历的祝碧山,后升任平江路总管。
祝碧山生五子,第四子名叫祝九鼎。
祝九鼎生祝潜。
祝潜生祝景彰。
祝景彰生祝焕文。
祝焕文生祝颢。
 
祝允明祖辈祝颢以治《易》而闻名乡里,官山西布政司右参议专事督粮
祖:祝颢,生于永乐三年(1405年),卒于成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484年1月27日),字惟清,以治《易》而闻名乡里,正统四年中二甲第五名进士,初授刑科给事中,后官山西布政司右参议专事督粮。六十岁时上疏求去,有一子一女。
祖母:钱氏,生于永乐五年八月三日(1408年8月23日),吴宽在成化三年(1467年)作《山西参政祝公夫人钱氏庆寿图序》,当时钱氏六十岁。
祖姑母:祝妙清,生于建文元年(1399年),死于成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487年1月16日)。嫁王成(字彦刚)。祝允明在其墓志铭中写道:妙清为颢之女兄,归长洲王成。希哲幼时,敬侍左右,教言屡及。
外祖父:徐有贞,生于永乐五年(1407年),死于成化八年七月十五日(1472年8月19日),早年名徐珵,字元玉,有女六人。
外祖母:蔡妙真,生于永乐五年(1407年),卒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九月。
继外祖父:陈绅,生于宣德元年正月十六日(1426年2月23日),卒于弘治四年正月九日(1491年2月17日),字用章,吴县人,五次考举人不中,进太学毕业后授安福县丞。
父辈
祝允明母亲先于其父八年卒
父:祝瓛,字信夫,号仁齐,成化十九年(1483年)七月卒。
母:徐氏,死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武功伯徐有贞之长女。
继母:陈玉清,生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卒于嘉靖四年(1525年)。
岳父:李甡,又名李维熊,字应祯,晚年改字贞伯,生于1431年,卒于弘治六年,七月九日。景泰癸酉中举,屡次会试不中,入太学,成化元年,授中书舍人。有女两人,分别嫁贡士祝允明、张廷献。
岳母:王氏,生于1429年
姑夫:汤瑄,生于正统六年(1441年)
母舅:徐铸,生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
 
祝允明妻妾总数不明,明晚年寄情于声色,广纳妾侍
妹夫:史臣,生于成化十四年十二月七日(1478年12月30日)。
妹:祝氏,继母陈玉清出,生于成化十六年(1480年)。
祝允明家庭成员
妻:李氏,封孺人
妾:数量不明,祝允明晚年寄情于声色,广纳妾侍。
长子:祝续,成化十五年七月三日生(1479年7月21日),李氏生,正德六年(1511年)二甲第七十五名进士,官至广西左布政使。
次子:无名,祝允明六十岁生,妾出,幼夭亡。
长女:祝氏,嫁潮州府经历王凤祯。
孙女三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幸福太奢侈”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本    名
祝允明
别    称
祝枝山
字    号
字:希哲 
号:枝指生
所处时代
明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山西太原
出生时间
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年1月17日)
去世时间
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1月28日)
主要作品
《枝山文集》、《祝氏集略》、《祝氏小集》等
主要成就
明代书法名家、吴中四才子
籍    贯
苏州府长洲人(今江苏吴县) 
本    经
《尚书》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