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朱瞻基任用贤臣,三杨和夏原吉、蹇义五人最为著名,以及其任用的官员

作者:朱瞻基

 

朱瞻基任用贤臣,三杨和夏原吉、蹇义五人最为著名,几位重臣识大体,顾大局,以国家大事为重,君臣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 
汉王朱高煦的叛乱能够很快被平定,赵王朱高燧的危机得以圆满解决,除了朱瞻基本身的因素外,还与他所重用的贤臣有很大的关系。在朱瞻基周围有一批著名的大臣,他们为 “仁宣之治”的缔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宣德朝的著名大臣主要有五位:杨士奇、杨荣、杨 溥、夏原吉、蹇义,其中前三人合称“三杨”,尤为重要。
杨荣像朱瞻基所信用的大臣各有长处,互相补充,“蹇义简重善谋,杨荣明达有为,杨士奇博 古守正,而(夏)原吉含弘善断。事涉人才,则多从(蹇)义;事涉军旅,则多从(杨)荣 ;事涉礼仪制度,则多从(杨)士奇;事涉民社,则多出(夏)原吉”。杨溥是个特殊的人物,性格内向,但操守很好,为众大臣叹服。 
几位重臣识大体,顾大局,能以国家大事为重,相互包容,不计较个人恩怨。据记载,杨荣办事果断,敢作敢为,对军务很熟悉,只是不能洁身自好,多次接受边将馈赠的良马。朱瞻基听说了,向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力赞杨荣通晓军务,是他和众位朝臣所比不上的,不应该因为有这样的小毛病就放弃不用。朱瞻基笑着告诉他,杨荣曾经在自己面前说他和夏原吉的坏话 。杨士奇听后,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对朱瞻基请求能够像包容他一样包容杨荣。后来杨荣知道了这件事,感觉十分惭愧,对不住杨士奇,便尽释前嫌,相交甚欢。
朱瞻基对这几位重臣十分信任,对于他们提出的建议总是虚心接纳,君臣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 。“当是时,帝励精图治,(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帝乃仿古君臣豫游事, 每岁首,赐百官旬休。车驾亦时幸西苑万岁山,诸学士皆从。赋诗赓和,从容问民间疾苦。

 

朱瞻基在位期间任用的官员

朱瞻基在位期间任用的官员
内阁成员 杨荣、杨士奇、杨溥、金幼孜、权谨、张瑛、陈山
名臣 郭璡、王骥、顾佐、胡濙、黄福、张本
武将 吴成、滕定、费瓛、李英、吴管者、李贤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是我心上的一道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朱瞻基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中文名
朱瞻基
国    籍
中国(明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北平燕王府
出生日期
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
逝世日期
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
职    业
皇帝
主要成就
“仁宣之治” 
随祖父亲征蒙古
代表作品
《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
逝世地
北京紫禁城乾清宫
陵    寝
景陵
配    偶
胡皇后、孙皇后
继承人
朱祁镇(明英宗)
年    号
宣德
庙    号
宣宗
谥    号
章皇帝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