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越西行拜谒秦王,将歌妓全部带回,以及其家族成员简介

作者:王越

 

王越西行拜谒秦王,请求朱工锡允许他将歌妓全部带回

王越曾经西行拜谒秦王朱公锡,朱公锡设宴招待,并召来歌妓奏乐。王越对朱公锡说:“下官担任大王的吠犬很久了,难道没有用来酬劳我的东西吗?”因而将朱公锡的歌妓全部乞求带回。

 

王越的曾祖被表彰为“义民”,祖父曾任医学训科,父亲累赠太傅、威宁伯,王越先后有三个妻子,有四子三女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先世 曾祖
 
王显道 曾被表彰为“义民”,后累赠太傅、威宁伯,复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左都御史。
祖父 王恕 任医学训科,后累赠太傅、威宁伯,复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左都御史。
父亲 王颐 累赠太傅、威宁伯,复赠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左都御史。
配偶 妻子 孙氏 正妻,获赠夫人。
孙氏 继室,获赠淑人。
陈氏 再继室,获赠夫人。
子辈
 
长子 王春 任锦衣卫指挥佥事。
次子 王时 任锦衣卫指挥佥事。
三子 王昊 因父勋为锦衣卫百户。
四子 王昕 因父勋为锦衣卫百户。
次女 王氏 嫁河南都指挥梁瑶。
长女、三女 —— 生平不详。
孙辈 孙子 王煜 生平不详。
孙子 王烜 于王越去世后荫补为国子生。
孙子 王炤 生平不详。
孙子 王炳 生平不详。
孙子 王焞 生平不详。
孙子 王炼 生平不详。
孙子 王焕 生平不详。
孙子 王燫 生平不详。
孙女 王氏 嫁国子生李继先。
孙女 王氏 嫁府军卫指挥李隆。
孙女三人 —— 生平不详。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白梦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越简介

王越(1426年12月3日—1499年1月12日),初名王悦,字世昌。大名府浚(xùn)县(今河南浚县)人。明代中期名将、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登进士第,授御史。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明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其余两位为王骥、王守仁)之一,世称“王威宁”。亦为首任三边总制。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被贬后,王越遭夺爵除名,谪居安陆。明孝宗即位后,王越获赦回乡。弘治七年(1494年),复左都御史,致仕。弘治十年(1497年),起复原职,并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其后兼制延、宁两镇。次年,于贺兰山击破鞑靼,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旋受命经略哈密。弘治十一年十二月(1499年1月)卒于甘州,年七十三,追赠太傅,谥号“襄敏”,故后世称其为“王襄敏”
王越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西北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王越奖拔士类,笼络豪俊,人乐为用。惟因前结汪直,后结李广,为士论所轻。其诗性情流露,不须雕饰,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壮之音。有《王襄敏集》等传世。

本    名
王越
别    称
王悦、王襄敏、王威宁
字    号
字世昌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大名府浚县
出生时间
1426年12月3日
去世时间
1499年1月12日
主要作品
《王襄敏集》《王威宁文集》
主要成就
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
官    职
少保兼太子太傅、左都御史等
封    爵
威宁伯
追    赠
太傅
谥    号
襄敏
主要战役
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