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越被阿丑说成是汪直统领军队的一把利斧,他相貌丰伟,顾起元《客坐赘语》有对他的评价

作者:王越

 

阿丑扮成汪直的样子,手持双斧,说“我统领军队,只倚仗‘王越、陈钺’这双斧而已”,宪宗微笑不语

中官阿丑擅长在明宪宗面前表演诙谐剧,一次,阿丑扮成汪直的样子,手持双斧踉跄而行,有人上前询问,阿丑说道:“我统领军队,只倚仗这双斧而已。”那人又问:“双斧叫什么名字?”阿丑回答:“叫王越、陈钺。”宪宗看后,微笑不语,似有所悟。

 


王越相貌丰伟,顾起元《客坐赘语》谓“王襄敏公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印堂中直纹五条,右颐有一黑子,音吐如钟”
王越仪表堂堂,相貌丰伟。明代顾起元《客坐赘语》卷八“名公像”条,有对王越的品评,谓“王襄敏公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印堂中直纹五条,右颐有一黑子,音吐如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自顾自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越简介

王越(1426年12月3日—1499年1月12日),初名王悦,字世昌。大名府浚(xùn)县(今河南浚县)人。明代中期名将、诗人。景泰二年(1451年),王越登进士第,授御史。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明宪宗时官至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其余两位为王骥、王守仁)之一,世称“王威宁”。亦为首任三边总制。成化十九年(1483年),汪直被贬后,王越遭夺爵除名,谪居安陆。明孝宗即位后,王越获赦回乡。弘治七年(1494年),复左都御史,致仕。弘治十年(1497年),起复原职,并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其后兼制延、宁两镇。次年,于贺兰山击破鞑靼,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旋受命经略哈密。弘治十一年十二月(1499年1月)卒于甘州,年七十三,追赠太傅,谥号“襄敏”,故后世称其为“王襄敏”
王越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西北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王越奖拔士类,笼络豪俊,人乐为用。惟因前结汪直,后结李广,为士论所轻。其诗性情流露,不须雕饰,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壮之音。有《王襄敏集》等传世。

本    名
王越
别    称
王悦、王襄敏、王威宁
字    号
字世昌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大名府浚县
出生时间
1426年12月3日
去世时间
1499年1月12日
主要作品
《王襄敏集》《王威宁文集》
主要成就
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出奇取胜,动有成算
官    职
少保兼太子太傅、左都御史等
封    爵
威宁伯
追    赠
太傅
谥    号
襄敏
主要战役
红盐池之战、威宁海之战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