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越
王越调集官军抵御鞑靼,大败之,生擒帖留帖木儿等,率军救援延绥,分兵出击,击退鞑靼,后又击退阿罗出
成化三年(1467年)二月,抚宁侯朱永征毛里孩,王越赞理军务兼纪功赏。三月,鞑靼入侵大同大盐房等地,抢掠人畜,王越调集官军抵御,将其斩首二十七级,生擒帖留帖木儿等十二人。五月,李恺等分军抵御入境的鞑靼,王越与镇守大同左少监覃玑率军策应,击败鞑靼军,生擒十二人,斩首二十七级。同年九月,王越兼任宣府巡抚。
成化五年(1469年),鞑靼侵犯河套地区,延绥巡抚王锐求援,王越率军赶赴,在榆林,派遣游击将军许宁出西路龙州、镇靖诸堡,范瑾出东路神木、镇羌诸堡,而自己与中官秦刚守榆林城为声援。各路部队均获胜,敌军撤退。
成化六年(1470年),捷报上达朝廷,王越引军回京。回师途中抵达偏头关,延绥又告警。兵部弹劾其擅自离职,明宪宗下诏不为罪,命其赶赴延绥为援,敌军一万多人分五路入侵,王越命许宁等率军将其击退,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同年三月,朝廷因阿罗出等扰边不已,命王越与朱永率军讨伐,破敌于开荒川,诸将追击逃敌到牛家寨,阿罗出被乱箭射中逃走。王越论功升至右都御史。
王越西征,加总督军务,与朱永上奏攻、守二策,击退敌军,王越以明军疲劳为由,请求休兵,与叶盛归还,后上书请求调遣精兵五十万,遭到弹劾
成化七年(1471年),王越因将要西征,辞去大同巡抚之职。宪宗同意,加总督军务,负责西方战事。当时敌军有数万之众,而官军能作战的只有一万人,又分散防守,其势无法抵御敌军。王越与朱永便上奏攻、守二策。兵部尚书白圭也以此为难,请求宪宗敕令诸将防守。同年,敌军再次入寇怀远等诸堡,王越等将其击退。白圭又请求大举“搜套”。
成化八年(1472年),朝廷派侍郎叶盛至军商议,当时朱永已被召回,王越以明军疲劳为由,请求休兵,与叶盛归还。廷臣认为河套地区不平,三边终无宁日。当时虽然派遣八万部队,但将权不一,迄无成功,宜专遣大将调度。于是在同年五月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陕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王越总督军务。但战事不利,王越、赵辅纷纷上书鞑靼势力强大,必须调遣至少精兵十五万,否则应退到内地。当时科道纷纷弹劾两人欺谩,恰逢赵辅得病召还,命宁晋伯刘聚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