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萨镇冰非常重视道路和桥梁修建工程,在福建建立“福建佛教医院”为贫苦民众和僧尼居士免费或半价治疗疾病

作者:萨镇冰

 

萨镇冰一生修建了不少道路和桥梁,他认为只有人们通行,车辆通行,才可以促进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

萨镇冰很重视筑路和造桥,认为这有利于人们通行,车辆通行、运输,可以促进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此,萨镇冰一生中建了不少道路和桥梁。

 


(一)筑路方面:1925年萨镇冰任福建省省长时,将署中空地(旧日闽浙总督衙门之箭道)圻墙通街,辟为马路,以利交通,人称曰:“肃威路”族人嘉曦为此作“肃威路”记。1927年萨镇冰在南港建有通往各乡的大路,其中南港新街大路,宽达3丈,通行很方便。对此人们高兴地把它们定名为“通商”、“惠工”,“安康”之路。1933年萨镇冰到太姥山,为了方便游人上山观景,发动群众,在登山崎岖之处筑了一段石板山路,共有360级石磴。后来乡人把萨镇冰筑路之处名叫“萨公岭”,并勒石纪念。
萨镇冰在南港建造苏州桥,在福建创办“福建佛教医院”,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功绩 

(二)造桥方面:1928年萨镇冰在南港建造苏州桥。竣工后,他写诗云:“回忆当年病涉时,寒天没胫剧堪悲,桥成今日诸无苦,来往行人险化夷。”南港,瓜山乡民,为纪念萨镇冰的功绩,在桥北建立“萨公寿亭”,张一琴作记述之。1948年夏末福州闹特大水灾,萨镇冰向华侨募捐(款),亲自施赈,并重修了晋安桥,有利于通行和生产。
创办医院
1947年初福建佛教会决定创办“福建佛教医院”,目的是为贫苦民众和僧尼居士免费或半价治疗疾病。为解决建院的基金问题,福州佛教会便成立“福建佛教医院董事会”,准备向南洋各埠华侨募款。萨镇冰担任董事后,遂分别函电东南亚各国华侨人士,请其捐款。各地侨胞,以萨镇冰领衔募捐,都踊跃捐款、捐物,不久便汇回一批巨款,还有商品、医疗器械等。随即在城里开元寺前沿的药师殿旧址动土建院,到年底一座三层楼,拥有40架病床的“福建佛教医院”建成。后来“福建佛教医院”改称为“福州大众医院”,更有利于病人看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情绵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萨镇冰 (闽东语拼音:s'ak d'heing bing;1859—1952年),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身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今天的回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萨镇冰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光绪三年(1877年)受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帮统兼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清政府海军统制等职。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袁世凯任命为内阁海军大臣,萨镇冰未就职。1917、1919年两度任海军总长。翌年5月暂代国务总理。其后继任海军总长等职。1922至1927年,任福建省省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萨镇冰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1933年11月他支持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赞成反蒋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南洋和后方川、黔、湘、滇、桂、陕、甘等省宣传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52年4月10日卒于福州。

中文名
萨镇冰
外文名
Sak Dheing Bing & Sa Zhenbing
别    名
字鼎銘
国    籍
中国
民    族
色目人
出生地
福州
出生日期
1859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
1952年4月10日
职    业
海军将领
毕业院校
马尾船政学堂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担任清朝、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 
创建烟台海军学校
军    衔
海军上将
父    亲
萨怡臣
逝世地
福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