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萨镇冰是位有着很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老革命者,能够在74岁高龄义无反顾反蒋,并拒绝随蒋介石去台湾

作者:萨镇冰

 

萨镇冰面对中法马江海战的惨败,他多次请求上前线,威海卫之战打响后,英勇抵抗驻守日岛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方的惨败,让萨镇冰在教习的岗位上坐立难安,他多次请求上前线。7月,日本海军在鸭绿江口丰岛突袭北洋水师舰队,挑起甲午战争。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月,威海卫之战打响,萨镇冰奉命驻守日岛。月底,日军炮火集中打向日岛,萨镇冰坚持反击,英勇抵抗了11天。

 

天津水师学堂毁于八国联军炮火,萨镇冰择址另建海军学校。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烟台海校开办。为快出人才,萨镇冰将学制从五年缩短为三年,只保留驾驶专业,专门培养海军指挥军官。三年后,中国首次派遣海军学生赴日留学,烟台海校入选24人,居各海军学校之首。

萨镇冰实现了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实行科学管理,在74岁高龄时义无反顾反蒋,拒绝随蒋介石去台湾
宣统元年(1909年),萨镇冰被委以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之职。上任后,他合并了过去分裂的南北水师,建立了统一的指挥系统,下分巡洋、长江两舰队,还统一了官制、旗式、军服、号令,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实行科学管理。为了保存海军的实力,萨镇冰还订立了一个特殊的信条:海军是国家的海军,职责是保卫海疆,不参与陆上军阀的混战。正是由于萨镇冰的这个信条,民国时期,几次海军分裂都没有造成大规模火并,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这支羸弱的海军始终存在。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件,时年74岁的萨镇冰,义无反顾地加入其中。 1949年8月,解放军进福建之时,萨镇冰拒绝随蒋介石去台湾,留在大陆。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俗不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萨镇冰 (闽东语拼音:s'ak d'heing bing;1859—1952年),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身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今天的回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萨镇冰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光绪三年(1877年)受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帮统兼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清政府海军统制等职。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袁世凯任命为内阁海军大臣,萨镇冰未就职。1917、1919年两度任海军总长。翌年5月暂代国务总理。其后继任海军总长等职。1922至1927年,任福建省省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萨镇冰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1933年11月他支持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赞成反蒋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南洋和后方川、黔、湘、滇、桂、陕、甘等省宣传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52年4月10日卒于福州。

中文名
萨镇冰
外文名
Sak Dheing Bing & Sa Zhenbing
别    名
字鼎銘
国    籍
中国
民    族
色目人
出生地
福州
出生日期
1859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
1952年4月10日
职    业
海军将领
毕业院校
马尾船政学堂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担任清朝、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 
创建烟台海军学校
军    衔
海军上将
父    亲
萨怡臣
逝世地
福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