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萨镇冰出身名门望族,经过父亲推荐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去英国学习驾驶

作者:萨镇冰

 

萨镇冰出身名门,家族中人才辈出,经过父亲的推荐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二期,学习天文、驾驶,毕业时名列第一

咸丰九年(1859年),萨镇冰生于福州澳桥,即今福州鼓楼区东大路附近。萨镇冰家庭是著名的福州色目人萨氏家族。始祖为辅佐元世祖经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属西突厥部落葛罗禄)答失蛮,元代中期赐姓萨,后为蒙古族同化,明后更“从汉俗,弗称氏”。

 

故如今其后人有的自认蒙古族,有的自认汉族,有的自认回族。因为先祖曾经世居雁门,故常称为雁门萨氏。元代末期一支后人迁居福州,名列福州八大家族。始祖萨拉布哈,为元世祖忽必烈所信任,使掌兵权,“元统年间,家于闽”世居榕城朱紫坊。萨镇冰家族中人才辈出,包括元朝诗人萨都剌、明朝宣德时礼部侍郎萨都琦,近代曾经出任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和中山舰殉难时的舰长萨师俊等。其父萨怡臣,字怀良,号纳吉,是道光年间的秀才,以塾师为业,家贫。 幼年时乳母将其安置在族叔名医萨觉民家,得学经书。
同治八年(1869年),由于时主福建船政的沈葆桢与萨镇冰之父萨怡臣关系较好,经其父推荐,萨镇冰考入福州船政学堂(马尾船政学堂)二期,学习天文、驾驶,毕业时名列第一。同学中还有邓世昌。同治十一年(1872年),萨镇冰从船政学堂毕业,在“扬武”练船实习。
同治十三年(1874年),任“海东云”船二副,巡防台湾。参加闽台海域的缉私捕盗巡航。光绪元年 (1875 年), 调福建水师巡洋舰旗舰扬武任职。游历新加坡、小吕宋等地。

萨镇冰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被派往英国学习驾驶,回国后如愿以偿在“康济”号作练船管带,后任威远练舰管带
光绪二年(1876年)冬,他与叶祖珪、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作为福建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国,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驾驶。临行前其父题联“家有健儿驰海上;国御顽夷赖栋梁”,送子赴英。光绪三年(1877年)春,进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光绪六年(1880年)4月,期满回国。时值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光绪七年(1881年)萨镇冰分配到南洋水师任驱逐舰“澄庆”炮船大副。光绪八年(1882年)调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中方的惨败刺激了萨镇冰,他在教习的岗位上再也呆不下去,多次请求上前线,两年后如愿以偿,调到“威远”舰任管带。

光绪十一年(1885年),调任“康济”号练船管带。光绪十二年(1886年),萨镇冰任威远练舰管带。光绪十四年(1888年)晋为参将。光绪十五年(1889年)署精练左营游击。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言以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萨镇冰 (闽东语拼音:s'ak d'heing bing;1859—1952年),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身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今天的回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萨镇冰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光绪三年(1877年)受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帮统兼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清政府海军统制等职。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袁世凯任命为内阁海军大臣,萨镇冰未就职。1917、1919年两度任海军总长。翌年5月暂代国务总理。其后继任海军总长等职。1922至1927年,任福建省省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萨镇冰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1933年11月他支持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赞成反蒋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南洋和后方川、黔、湘、滇、桂、陕、甘等省宣传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52年4月10日卒于福州。

中文名
萨镇冰
外文名
Sak Dheing Bing & Sa Zhenbing
别    名
字鼎銘
国    籍
中国
民    族
色目人
出生地
福州
出生日期
1859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
1952年4月10日
职    业
海军将领
毕业院校
马尾船政学堂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担任清朝、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 
创建烟台海军学校
军    衔
海军上将
父    亲
萨怡臣
逝世地
福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