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萨镇冰对“烟台海军学堂”寄以厚望,亲自监考,为学校题写“才储作楫”

作者:萨镇冰

 

甲午战争结束后,萨镇冰奉命择址另建海军学校,经过反复论证最后选在了烟台,他常乘坐舰只在海上游弋视察,并亲自指导海军官兵练习航海驾驶技术以及演放鱼雷、打炮靶、备战操练等战斗技术

自甲午战争结束后不久,清政府开始重建北洋海军。此时,急需大批海军人才,而北洋原有的海军学校——天津水师学堂,在八国联军之役中已毁于兵燹。于是,萨镇冰奉命择址另建海军学校。经过反复论证,最后他把校址选在了烟台。当时,曾作为北洋海军基地的天津、旅顺、青岛、威海等港口相继被列强瓜分,在剩下的北洋港口中,烟台的条件相对较好。选择在烟台建校也有“就地取材”的考虑。他在甲午战争中曾亲眼目睹文登、荣成籍的水手勇猛善战。因此,他决定在烟台建校,以便多招收一些烟、威一带的学生入校学习。随即开始对北洋海军进行整顿,萨镇冰不尚空谈,经常乘坐舰只在海上游弋视察,并亲自指导海军官兵练习航海驾驶技术以及演放鱼雷、打炮靶、备战操练等战斗技术。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任北洋海军统领,仍兼带“海圻”舰。冬天,烟台海校正式开办,当时称“水师学堂”,附设在海军练营内,萨镇冰亲自为学校制订了“开办水师学堂章程”。为适应快出人才的需要,萨镇冰进行了大胆改革,把学制从原来的5年缩短为3年,只保留驾驶专业,专门培养海军指挥军官。烟台海校创建不久,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任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担负起重组北洋水师、复兴海军的重任。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首次派遣海军学生赴日本留学,烟台海校就有24人入选,居各海军学校之首。同年,又有两人被选派到美国留学。此时,萨镇冰已成为中国海军的第一号人物,总理南北洋海军。在他的建议下,清政府决定扩大烟台海校的办学规模。

“烟台海军学堂”建设受到了萨镇冰的重视,亲自监考,为学校题写“才储作楫”四个字,寄托对学校的厚望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烟台海校的新校在金沟寨村以南建成,正式命名为“烟台海军学堂”。新校三面环山,东面临海,距离烟台港口约7华里,校园占地90余亩,校内建筑中西结合。萨镇冰对新校建设十分重视。新校落成之际,正值烟台海校第二届学生毕业,萨镇冰亲自监考,还为学校题写了“才储作楫”四个字,寄托对学校的厚望。后来,这4个字被制成匾额,悬挂在学校的屋梁上。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萨镇冰奏陈清政府今后每年派舰访问华侨较集中的南洋各地抚慰侨胞。清政府采纳萨镇冰建议,由他率“海圻”、“海容”二舰前往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地抚慰侨胞,南洋各地侨胞甚多,闽籍华侨尤为集中,这是近代中国政府要员宣抚华侨的始端,萨镇冰也在华侨中广为传颂。
宣统元年(1909年),萨镇冰被委为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他上任后合并了过去分裂的南北水师,建立起统一的指挥系统,下分巡洋、长江两舰队,还统一了官制、旗式、军服、号令,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实行的科学管理。宣统元年(1909年)8月24日至9月24日,载洵、萨镇冰等人从北京出发,巡视了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安徽、直隶、山东、江苏等9个沿海(及长江)省的海防情况,考察了海军学堂、船坞,并参加了象山辟港典礼。10月16日,载洵、萨镇冰等乘船赴欧洲考察海军,廖景方、曾以鼎等23人随同前往英国留学海军。载洵一行先后访问了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英国的海军学校和船厂,并向意大利订购炮舰1艘,向奥地利订购驱逐舰1艘,向德国订购驱逐舰3艘、江防炮舰2艘,向英国订购巡洋舰2艘。宣统二年(1910年)8月24日,载洵、萨镇冰乘船前往美国、日本考察海军,参观了船厂及其他海军机构,向美国订购巡洋舰1艘,向日本订购炮舰2艘。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暖人迷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萨镇冰 (闽东语拼音:s'ak d'heing bing;1859—1952年),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身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今天的回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萨镇冰先后担任过清朝的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早年进马尾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光绪三年(1877年)受派赴英国学习海军。回国后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北洋水师帮统兼海圻舰管带、广东水师提督、清政府海军统制等职。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袁世凯任命为内阁海军大臣,萨镇冰未就职。1917、1919年两度任海军总长。翌年5月暂代国务总理。其后继任海军总长等职。1922至1927年,任福建省省长。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萨镇冰挂名为海军部高等顾问。1933年11月他支持十九路军在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赞成反蒋抗日的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南洋和后方川、黔、湘、滇、桂、陕、甘等省宣传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52年4月10日卒于福州。

中文名
萨镇冰
外文名
Sak Dheing Bing & Sa Zhenbing
别    名
字鼎銘
国    籍
中国
民    族
色目人
出生地
福州
出生日期
1859年3月30日
逝世日期
1952年4月10日
职    业
海军将领
毕业院校
马尾船政学堂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担任清朝、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 
创建烟台海军学校
军    衔
海军上将
父    亲
萨怡臣
逝世地
福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