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荀勖个人作品简介,以及其宗亲、姻亲家庭成员简介、文学形象简介

作者:荀勖

 

荀勖个人作品简介。
荀勖在典校图书后,根据魏国秘书郎郑默编撰的《魏中经簿》目录,更撰为《中经新簿》(一作《晋中新簿》)。《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3卷,已佚。
《全晋文》收录有《浦萄赋》、《让乐事表》、《荐李胤为司徒表》、《荐三公保傅表》、《让尚书令表》、《让豫州大中正表》、《奏校试笛律》、《奏条牒诸律问列和意状》、《奏谏用伊羡、赵咸为中书舍人》、《甲乙问议》、《王昌前母服议》、《又陈遣王公之国议》、《省吏议》、《为晋文王与孙皓告书》、《答王琛书》、《上穆天子传序》等作品言论。《晋诗》收录有《从武帝华林园宴诗》、《三月三日从华林园诗》等。明人张溥辑有《荀公曾集》,将其作品以赋、表、奏、对、议、书、序、乐歌、诗等分类。
 

 

荀勖曾祖、祖父、父母、子孙后代、姻亲家庭成员简介。
宗亲
曾祖
荀爽,东汉司空。与他七位兄弟并称“荀氏八龙”。
祖父
荀斐,东汉射声校尉。
父母
荀肸(xī),荀勖父。钟氏,钟会的堂姐妹,荀勖母。
子嗣
荀辑,嗣子,官至卫尉。
荀藩,官至司空。
荀组,官至太尉,领豫州刺史,后渡过长江到东晋,又任太尉,领太子太保。
女儿
荀氏,嫁给武统。
荀氏,嫁吴王司马晏,生晋愍帝司马邺
孙子
荀畯,荀辑子,嗣子。
荀绰,荀辑子,西晋司空从事中郎,后任石勒参军。
荀邃,荀藩子,西晋时拜散骑常侍,东晋苏峻之乱时与王导等于石头城侍奉晋成帝,战后获赠金紫光禄大夫。
荀闿,东晋官至御史中丞、侍中、尚书。
荀奕,东晋官至散骑常侍、侍中。
曾孙
荀识,荀畯弟弟荀息子,因荀畯无子而为嗣子。
荀汪,荀邃之子。
荀达,荀闿之子。
姻亲
钟繇,荀勖堂外祖父。
钟会,荀勖从舅,母亲钟氏的堂兄弟。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荀勖形象与正史相似。参相国司马昭军事,劝其不要用刺客刺杀姜维,应趁蜀国君臣不和,起兵灭蜀,司马昭听从其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少年冷血Re-Anima”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荀勖简介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西晋开国功臣,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迁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又为大将军司马昭记室,数进策谋,深见信任。与裴秀、羊祜共掌机密。司马炎代魏后,封济北郡公,但辞让不受,降封济北郡侯。后拜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累迁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守尚书令。 荀勖博学多才,曾与贾充一起修订法令。掌管乐事,又修正律吕。领秘书监时,曾与张华一起,按刘向《别录》整理典籍。 后守尚书令,下令核查并罢除尚书中不称职之人。太康十年(289年)卒,追赠司徒,谥号成。有文集三卷。荀勖善于逢迎,当时议论的人都以为他倾覆国家搅乱时局,是孙资、刘放之类的人物。然而荀勖做事小心谨慎,每有他所参与的诏令大事,就算已经宣布,他也始终不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参与其事。

中文名
荀勖
别    名
荀公曾、荀济北
国    籍
曹魏→西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
逝世日期
公元289年(西晋太康十年)
职    业
音律学家、藏书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
参与制定晋律,又修正律吕
主要成就
西晋开国功臣,图书四部分类法
代表作品
《中经新簿》《从武帝华林园宴诗》《晋正得大豫舞歌》
官    职
守尚书令
封    爵
济北郡侯
谥    号
追    赠
司徒
典    故
监令分车、食辨劳薪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