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勖
荀勖任安阳令时治理有方,后任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参军事,赐封关内侯。
正始十年(249年),高平陵事变发生,曹爽被诛杀,门生故吏没有人敢前往吊丧,唯有荀勖前往,于是众人也跟从荀勖。
后来任安阳令,转任骠骑将军从事中郎。荀勖在任安阳令期间,治理有方,人民为他建立了生祠。之后调任廷尉正,又参谋大将军司马昭军事。赐爵关内侯,转任大将军从事中郎,领记室。
司马炎代魏后,封济北郡候,后拜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参与制定律令,任光禄大夫掌管音乐。
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受魏帝曹奂禅让,建立西晋。改封荀勖为济北郡公,但因为羊祜辞让自己的封爵南城郡侯,于是荀勖也跟着辞让,降为济北郡侯。又被拜为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事,与贾充等人共同制定律令。
泰始七年(271年),向来与贾充不和的侍中任恺、河南尹庾纯推荐贾充镇守关中,以抵抗秃发树机能。荀勖对冯紞说:“如果贾公远放外任,我等在朝会失势。现在太子的婚事未定,如果让贾公的女儿成为太子妃,那贾公自然会留在京师任职了。”于是荀勖与冯紞找机会在武帝面前称道:“贾充的女儿才色绝世,如果纳入东宫,必然能扶助未来人君,就像《诗经 关雎》所歌颂的后妃之德一样。”于是太子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此事甚为当时正直之士所愤恨,讥讽荀勖是奸佞谄媚之徒。
很久之后,进荀勖位为光禄大夫。荀勖曾掌管音乐,他所修订的音律流行于世。当初,荀勖在路上听到赵地商人的牛铃声,识辨其中音律。掌管音乐之后,音调不能协调,对人说:“如果得到赵地的牛铃音调就会协调了。”立即下令让郡国都送牛铃来,果然得到了音调和谐的牛铃,调好了音律。不久,任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一起按照西汉刘向的《别录》整理古籍。又立书博士,设置博士弟子,教习书法,以钟繇、胡毋敬的为规范。
咸宁初年,与石苞等并为开国功臣,列入列名受祭的名单。
咸宁五年(279年),王濬上表请求伐吴时,荀勖与贾充坚决谏阻,认为吴国还不可以讨伐,司马炎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而伐吴果然成功。
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论荀勖专管诏命之功,封其一子为亭侯,食邑一千户,并赐荀勖绢千匹。又封其孙荀显为颍阳亭侯。汲郡古墓中的古文竹书被发现后,司马炎下诏让荀勖编撰整理,撰成《中经》(即《中经新簿》),交由秘书监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