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荀勖擅长书画,制定十二笛律校正音律,后辞去乐事一职,专于整理典籍

作者:荀勖

 

荀勖掌管宫廷乐事时研制十二笛律校正音律,后领秘书监,与张华按刘向《别录》整理藏书。
荀勖曾经掌管宫廷乐事,曾研制笛律12支,以校正音律。泰始十年(274年)领秘书监后,与中书令张华等依照刘向的《别录》(见《别录》、《七略》)整理宫内藏书。荀勖的管口校正数是早期声学的重大成就之一,《晋书》和《宋书》的《律历志》中都有较多的记载。
 

 

 

由于工作任务重,荀勖辞去乐事,一心专于整理典籍。
由于工作繁重,他上书辞去乐事,专心致力于图书的校勘编次。他们用了大约6年时间,对10万余卷图书进行整理复校,以黄绢抄写,青白丝绸包裹,仿魏秘书郎郑默所编的宫廷藏书目录《中经》(又称《魏中经簿》)编成《中经新簿》,又称《晋中经簿》。
据阮孝绪《古今书最》所记载,该书共16卷,著录图书1885部,20935卷(《隋书·经籍志》记为29945卷)。这部目录共分甲、乙、丙、丁四部,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其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相当于《七略》的六艺略,收录经部书);乙部记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数术(相当于《七略》的诸子、兵书、数术、方技四略,收录子部书);丙部记史记、旧事、 皇览簿、 杂事(将《七略》中春秋类目以外的史书,收录于此);丁部记诗赋、图赞、汲冢书(相当于《七略》的诗赋略,收录集部书)。其中汲冢书乃指荀勖等所整理的咸宁五年 (279)在汲郡(今河南汲县)古墓中发现的古文简牍文献。此外,又集佛经目录,附于四部之后。
荀勖的《中经新簿》现已失传。根据文献记载,《中经新簿》虽然只记书名、卷数,对撰写人略作释语,并无提要,著录方法也比较简单,但由于它根据《七略》以后300年中的学术变迁,各类图书数量的增减和庋藏的方便,因袭郑默的《 中经 》,将经、子、史、集四部按甲、乙、丙、丁排列,已突破了《七略》的文献分类格局,构画出四部分类法的雏形,对中国目录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绘画
荀勖多才艺,善书画,曾画堂外祖钟繇像,使钟会兄弟看后悲伤不已。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品其画为中品下,有《大列女图》、《小列女图》,今已不存。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xiaowang”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荀勖简介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西晋开国功臣,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迁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又为大将军司马昭记室,数进策谋,深见信任。与裴秀、羊祜共掌机密。司马炎代魏后,封济北郡公,但辞让不受,降封济北郡侯。后拜中书监、加侍中、领著作。累迁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守尚书令。 荀勖博学多才,曾与贾充一起修订法令。掌管乐事,又修正律吕。领秘书监时,曾与张华一起,按刘向《别录》整理典籍。 后守尚书令,下令核查并罢除尚书中不称职之人。太康十年(289年)卒,追赠司徒,谥号成。有文集三卷。荀勖善于逢迎,当时议论的人都以为他倾覆国家搅乱时局,是孙资、刘放之类的人物。然而荀勖做事小心谨慎,每有他所参与的诏令大事,就算已经宣布,他也始终不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参与其事。

中文名
荀勖
别    名
荀公曾、荀济北
国    籍
曹魏→西晋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
逝世日期
公元289年(西晋太康十年)
职    业
音律学家、藏书家、文学家
主要成就
参与制定晋律,又修正律吕
主要成就
西晋开国功臣,图书四部分类法
代表作品
《中经新簿》《从武帝华林园宴诗》《晋正得大豫舞歌》
官    职
守尚书令
封    爵
济北郡侯
谥    号
追    赠
司徒
典    故
监令分车、食辨劳薪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