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勖
荀勖善于逢迎,当时人都认为他倾覆国家搅时局,但是其做事小心严谨。
司马炎素来明白太子司马衷愚钝懦弱,恐怕以后给国家带来祸乱,于是派荀勖与和峤前往观察情况。荀勖回来后极力赞扬太子有德,而和峤却认为太子还是老样子,于是天下人尊敬和峤而鄙视荀勖。司马炎将要废黜贾南风时,荀勖与冯紞等进谏请求,贾南风才没有被废,当时议论的人都以为荀勖倾覆国家搅乱时局,是孙资、刘放之类的人物。
然而荀勖做事小心谨慎,每有他所参与的诏令大事,就算已经宣布,他也始终不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参与其事。族弟荀良曾劝荀勖说:“您失去众人的信赖,给别人做了好事就应该说出来,那样对您怀德感恩的人就会多了。”他的女婿武统也劝说道:“应为自己的事经营安置一下,以便有人归附拥戴您。”荀勖都沉默不应。回来对儿子们说:“作为人臣不守密则失掉自己的身份,树私党则背公事,是应该深为警戒的,你们也会官路亨通,应当懂得我的用意。”很久之后,以荀勖代理尚书令。
荀勖任尚书令时尽职尽责,深受皇帝信任,太康十年去世,谥号成候。
荀勖长期在中书监之位,专管机密之事。失去此职后,心中怅恨不满。任职时有人前往祝贺,荀勖说:“夺了我禁苑中凤凰池的官署,诸位怎么还来祝贺我!”但在尚书令任上,还是尽职尽责。考试令史以下的官吏,核实其才能高低,那些不熟悉法令条例,不能解决疑难处理事务的人,当即就被遣出。
司马炎曾对荀勖说:“魏武帝说:‘荀文若(荀彧)提拔善者,不提拔起来不休止;荀公达(荀攸)斥逐恶人,不赶走他们不罢休。’两位令君(荀彧和荀攸都担任过尚书令,并受人尊敬,所以称其为“令君”)的美德,希望您兼而有之。”
在职一月多,就因为母亲去世而上缴印绶请求辞职,司马炎不许,派散骑常侍周恢传达旨意,荀勖这才奉诏履行职责。
荀勖久管机密之事,才思敏捷,能揣摩人主心思,不触犯人主之意,所以能始终受到皇帝宠信,保存其爵禄。
太康十年(289年),荀勖去世,下诏追赠其为司徒,赐棺木、朝服一具,钱五十万,布百匹。派遣代理御史持节护丧,谥成侯。荀勖有十个儿子,比较出名的是荀藩、荀组和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