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名篇名句

为什么呢?因为施先生好象根本不了解文艺作品的最高的实践是所写者虽属片段的人生,然而所表现者却是普遍的全般的;正惟譬如此,所以一篇好的文艺作品能引起无数人的感应。

【名句】:“为什么呢?因为施先生好象根本不了解文艺作品的最高的实践是所写者虽属片段的人生,然而所表现者却是普遍的全般的;正惟譬如此,所以一篇好的文艺作品能引起无数人的感应。”出自茅盾的文集《茅盾散文集》中的《卷十一文学论谈题材的“选择”

【简介】: 大概我们总见过三十年前的照相罢。那些照相中的“主角”自然是被“照”的人。现在我们通行的个人照相大都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或坐在那里,他背后倘使是雪白一片,那么“照”的时候一定用白布幔做...【查看原文

茅盾名句精选

“……不错,你们也对他们解释过,痢疾、疟疾、流行性感冒,都是会传染的,你们要他们大家
“阿芬!你又坐小良的高脚椅了!”朴斋太太的话头忽然转了方向。
“阿梅?”“不是。
“啊!你不相信?嗯,老兄,别那么一股劲儿!”顿了一下,胡清泉举杯又喝一口,似乎要润一润喉咙
“啊,好洁修!”苏小姐突然跳起来,又抱住了洁修,“真有一手!我的妹妹!”“辛——别忙!”严
“啊,那不是糟了,打仗打到镇上来了?”“笑话!”谢林甫伸一个中指抬一下他的玳瑁眼镜,鼻
“啊哟,长林哥,你是看见的,我们那一天吃着炸弹,逃得性命却丢了东西,住的地方也没有,阿梅
“奥斯汀”的那位司机先生也不再狂揿他那只喇叭。
“不!这不是空想,这是阴谋,这是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正是敌人所求之不得的!这就是汉奸的行
“不承认就好了。

作者介绍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
茅盾文集推荐:
《 茅盾散文集 》目录: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