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
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裙下之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岳衡山倒塌了天柱峰,
闻噩耗士人相逢悲泪涌。
可惜吕公只有文章传后人,
不能显身手建功业名刻景钟。
一身清贫在身后陋室空空,
魂寄异乡坟茔如青崖高耸。
遥想诸君相聚论当世英豪,
多少回长叹息失却了吕公。

注释    

⑴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兄弟之间的排行。吕衡州:即吕温,生前为衡州刺史,故称吕衡州。李、元二侍郎:指李景俭和元稹,当时同被贬在江陵。
⑵天柱峰:衡山群峰之一。
⑶青简:竹简,古时曾用竹片书写文章和典籍。
⑷景钟:大钟,有些古钟上刻有铭文,记载当时的某些大事和人物的功绩。
⑸悬磬(qìng庆):室内空虚,只有梁椽,如同古代用作乐器的磬石只有一个人字形架子一样,古人常用以形容家中一无所有。
⑹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后来泛指墓地。堂封:指坟墓,《礼记·檀弓》:“吾见封之若堂者也。”意思是把坟墓筑成高高的方形,像堂一样。
⑺荆州人物论: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东汉末,荆州牧刘表曾与刘备、许汜谈论天下人物,刘备极力推从陈登,时陈登已死。
⑻元龙:陈登的字。他曾任广陵太守,帮助曹操消灭吕布。


【作品鉴赏】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是柳宗元哀悼挚友之诗

公元811年(唐元和六年),时任衡州刺史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吕温去世,年仅40岁。吕温和柳宗元是同乡,他的继母出于柳氏,因此和柳宗元还是中表亲。吕温少年有为,有济世之志向才华。柳宗元对他的抱负、才能、学问、文章都极推崇,他在《祭吕衡州温文》中说:“宗元幼虽好学,晚未闻道,洎乎获友君子,乃知适于中庸,削去邪杂,显陈真正,而为道不谬。”吕温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被贬为道州刺史,两年后又转衡州刺史。衡、道两州都与永州紧邻,时柳宗元在永州贬所,自然与吕温交往较多。柳宗元失去了这样的挚友和同志,悲痛万分,为了追悼他,称赞他,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和刘禹锡的悼诗,故称“同刘二十八”。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南岳天柱峰崩摧,突出吕温的享誉之高、影响之大。鲜明的意象,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魄。“士林憔悴泣相逢”则直接写众人的悲痛,以“憔悴”二字写其形容,以“泣”写众人相逢时的情景。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说:“君之卒,二州之人哭者数月。”“余居永州,在二州中间,其哀声交于南北,舟船之上下,必呱呱然,盖尝闻于古而睹于今也。”这些情景,柳宗元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铭之于心,记之于文。可见吕温之死在当时影响之广。一个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吏,能如此深受人民爱戴,实属难得。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颔联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

诗的颔联,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写道:“君之文章,宜端于百世,今其存者,非君之极言也,独其词耳;君之理行,宜极于天下,今其闻者非君之尽力也,独其迹耳。”在柳宗元看来,吕温的文章足以流传后世,吕温的政绩足以功盖当朝,但吕温还远远没有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这个时代,没有让他大显身手建立功名。这既是对吕温的高度赞扬,也是慨叹吕温的生不逢时,同时还暗含对自身遭遇的感喟。
颈联写吕温死后的清贫与凄凉。自古清廉为好官,好官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民谋利,造福于民。柳宗元写吕温死后清贫,只留下空空如也的一间陋室,其实也是称赞他的为官清廉,品德高尚。可是像吕温这样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好官,生前屡遭贬谪,死后也只能魂寄他乡。虽然当地人民出于对他的敬仰与爱戴,认真地为他修筑了坟墓,但死后不能归葬故里,仍不免让人萌生凄凉之感。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表达了诗人的巨大悲痛、扼腕叹息

尾联直接抒写对吕温的怀念与叹惋。汉末刘表、刘备、许汜等人评论当世英雄豪杰,曾赞扬广陵太守陈登。陈登是胸怀“扶世济民”之志,颇有豪气与才华的人,但不幸中年夭折。这里诗人想象李、元二人在江陵谈论当世英豪时,也会怀念和推崇吕温,为之谈到深夜,如同当年刘备等人谈论天下英雄时推崇陈登一样。诗的结句以吕温比陈登,表现对吕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示当时时局暗弱,正需要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能人。吕温的不幸去世,不能不令柳宗元和他的友人扼腕叹息、悲痛万分。
柳宗元的这首悼诗,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和卓越才华,表达了诗人的巨大悲痛和对吕温的深切哀悼,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诗深沉悲凉,笔力千钧,正如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所云:“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斤。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两个人的烟火 的原文1

联家采用了自对、叠字、复辞等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得联语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动,全联更加出彩。

网友 你知我爱 的原文1

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云和山的彼端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万丈红尘- 的原文1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网友 少年如他 的原文1

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我超喜欢

网友 意犹未尽 的原文1

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来看看吧

网友 独守1份记忆 的原文1

清新柔美、婉约细致!遥祝愉快!

网友 你知我在 的原文1

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我要背下来。

网友 ═從蕶鐦始. 的原文1

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风花雪月 的原文1

上阙作者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叙、渲染对家的牵挂。不惜笔墨层层递进,把家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整个铺叙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句句写家而不着一个家字。令人信服。整阙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家,是个案。作者通过对家的铺叙为下阙埋下伏笔。而作者诗中所指的家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具体的家组成的一个中华大家。从以下诗句中我们来慢慢品读:

网友 〝有些情入苦难回绵 的原文1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网友 冷冷清清 的原文1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太美妙了

网友 夜へ如此、 的原文1

我只抄诗句!

瞻仰英烈凭吊勇士正是要继承那一股“血肉长城谁可敌”的民族精神,当着“手提落日戍神州”的中国人在东海、在南沙、在所有国境线上威严行走时,一切入侵者能不胆寒么?

【柳宗元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