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岳衡山倒塌了天柱峰,
闻噩耗士人相逢悲泪涌。
可惜吕公只有文章传后人,
不能显身手建功业名刻景钟。
一身清贫在身后陋室空空,
魂寄异乡坟茔如青崖高耸。
遥想诸君相聚论当世英豪,
多少回长叹息失却了吕公。
注释
⑴刘二十八:即刘禹锡,二十八是兄弟之间的排行。吕衡州:即吕温,生前为衡州刺史,故称吕衡州。李、元二侍郎:指李景俭和元稹,当时同被贬在江陵。
⑵天柱峰:衡山群峰之一。
⑶青简:竹简,古时曾用竹片书写文章和典籍。
⑷景钟:大钟,有些古钟上刻有铭文,记载当时的某些大事和人物的功绩。
⑸悬磬(qìng庆):室内空虚,只有梁椽,如同古代用作乐器的磬石只有一个人字形架子一样,古人常用以形容家中一无所有。
⑹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后来泛指墓地。堂封:指坟墓,《礼记·檀弓》:“吾见封之若堂者也。”意思是把坟墓筑成高高的方形,像堂一样。
⑺荆州人物论:据《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东汉末,荆州牧刘表曾与刘备、许汜谈论天下人物,刘备极力推从陈登,时陈登已死。
⑻元龙:陈登的字。他曾任广陵太守,帮助曹操消灭吕布。
【作品鉴赏】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是柳宗元哀悼挚友之诗
公元811年(唐元和六年),时任衡州刺史的著名政治家、诗人吕温去世,年仅40岁。吕温和柳宗元是同乡,他的继母出于柳氏,因此和柳宗元还是中表亲。吕温少年有为,有济世之志向才华。柳宗元对他的抱负、才能、学问、文章都极推崇,他在《祭吕衡州温文》中说:“宗元幼虽好学,晚未闻道,洎乎获友君子,乃知适于中庸,削去邪杂,显陈真正,而为道不谬。”吕温于公元808年(元和三年)被贬为道州刺史,两年后又转衡州刺史。衡、道两州都与永州紧邻,时柳宗元在永州贬所,自然与吕温交往较多。柳宗元失去了这样的挚友和同志,悲痛万分,为了追悼他,称赞他,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和刘禹锡的悼诗,故称“同刘二十八”。首句将吕温之死比作南岳天柱峰崩摧,突出吕温的享誉之高、影响之大。鲜明的意象,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魄。“士林憔悴泣相逢”则直接写众人的悲痛,以“憔悴”二字写其形容,以“泣”写众人相逢时的情景。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说:“君之卒,二州之人哭者数月。”“余居永州,在二州中间,其哀声交于南北,舟船之上下,必呱呱然,盖尝闻于古而睹于今也。”这些情景,柳宗元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铭之于心,记之于文。可见吕温之死在当时影响之广。一个封建时代的地方官吏,能如此深受人民爱戴,实属难得。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颔联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
诗的颔联,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柳宗元在《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写道:“君之文章,宜端于百世,今其存者,非君之极言也,独其词耳;君之理行,宜极于天下,今其闻者非君之尽力也,独其迹耳。”在柳宗元看来,吕温的文章足以流传后世,吕温的政绩足以功盖当朝,但吕温还远远没有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这个时代,没有让他大显身手建立功名。这既是对吕温的高度赞扬,也是慨叹吕温的生不逢时,同时还暗含对自身遭遇的感喟。
颈联写吕温死后的清贫与凄凉。自古清廉为好官,好官才能有所作为,才能为民谋利,造福于民。柳宗元写吕温死后清贫,只留下空空如也的一间陋室,其实也是称赞他的为官清廉,品德高尚。可是像吕温这样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好官,生前屡遭贬谪,死后也只能魂寄他乡。虽然当地人民出于对他的敬仰与爱戴,认真地为他修筑了坟墓,但死后不能归葬故里,仍不免让人萌生凄凉之感。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表达了诗人的巨大悲痛、扼腕叹息
尾联直接抒写对吕温的怀念与叹惋。汉末刘表、刘备、许汜等人评论当世英雄豪杰,曾赞扬广陵太守陈登。陈登是胸怀“扶世济民”之志,颇有豪气与才华的人,但不幸中年夭折。这里诗人想象李、元二人在江陵谈论当世英豪时,也会怀念和推崇吕温,为之谈到深夜,如同当年刘备等人谈论天下英雄时推崇陈登一样。诗的结句以吕温比陈登,表现对吕温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示当时时局暗弱,正需要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能人。吕温的不幸去世,不能不令柳宗元和他的友人扼腕叹息、悲痛万分。
柳宗元的这首悼诗,高度赞扬了吕温的道德文章和卓越才华,表达了诗人的巨大悲痛和对吕温的深切哀悼,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诗深沉悲凉,笔力千钧,正如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所云:“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斤。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