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愚溪诗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迷惑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积蓄,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注释   
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能:胜任的,能做到的。
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愚,指此事。
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美的。
家:居住。
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谷名称的由来:“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愚公之谷。’桓公问其故,曰:‘以臣名之。’”
龂(yín)龂然:争辩的样子。
更:易,改换名称。
买居之:买下来以为已有。居,占有、拥有。
上出:指泉向上冒。
合流屈曲而南: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
负土累石:指运土堆石。负,背。累,堆积。
塞其隘:堵住水沟狭窄的地方。
错置:交错布置,以求变化。
辱:屈辱。
乐(yào):喜爱,爱好。此句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峻急:湍急。
坻(chí):水中的高地或小洲。
幽邃:深远。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做或不愿做。
适:恰好。
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武”是谥号。此句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谓宁武子乃佯愚,并非真愚。
颜子:颜回,字子洲,孔子学生。此句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谓颜回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看法,好象很愚笨。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不但懂得孔子的话,而且还有所发挥,可见他不愚。
睿:通达,明智。
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时代。
悖(bèi):违背,逆而不顺。
鉴:照。
万类:万物。
清莹:形容水如玉色光洁。
澈:清澄。
锵鸣金石:水声象金石一样铿锵作响。锵,金石撞击声。金石,用金属、石头制成的钟、磬一类乐器。
眷慕:眷恋、爱慕。
文墨:指写作。
漱涤:洗涤。
牢笼:包罗,概括。
愚辞:指所作序的《八愚诗》,诗已失传。
不违、同归:此处都是谐合的意思。两句谓茫茫然昏昏然好像同愚溪融为一体。
超鸿蒙:指超越天地尘世。鸿蒙,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语出《庄子·在宥(yòu)》:“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混希夷:指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希夷: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
寂寥而莫我知也:谓连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寂寥,寂静空阔。

【作品鉴赏】

《愚溪诗序》表面是为“愚溪”鸣不平,实际是为自己抒愤慰

第一段叙述愚溪的地形位置以及它的名字之由来。前者的笔墨十分简约,十三字,仅只说有条小溪位于灌水北面,向东流入潇水。后者首先引述了两种传说。一种说,这条小溪由于冉姓人家曾居于此,故名“冉溪”,一种说,由于它具有染东西的功能,故名“染溪”。然后笔锋一转,正面叙述作者所以命名它为愚溪的道理。由于他因瓜而获罪,因罪面遭贬,因贬面爱此溪,又因爱此溪而择其风景绝佳处筑室而居。进而联想到古代有个“愚公谷”,如今作者居家于此溪之上,而当地土居对于它的名字则莫衷一是,作者才不得已而为之,素性更名为“愚溪”。此段文字乃扣题之笔,所以作者才不吝笔墨,详加叙述。古有“愚谷”,今有“愚溪”,均以人愚而得名。一谷,一溪,一古一今,皆以愚名,遥相对应—作者以此申明自己以愚命溪并非杜撰。所以此笔绝非赘文闲墨,更非故作高深掉书袋;惟因有了这一笔才使文章显得跌宕有致,耐人玩味。从章法上看,这一节的收尾解决了篇首的两个“或曰”的争端,这样题目中的“愚溪”二字就交代完满了。
第二段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这一段前面全用叙事,“为愚”重复了七次,很容易产生单调重复的感觉,但作者的叙述,采用有详有略,或连或断的处理方法,消去了重复乏味,反而重复有趣。本来这一节叙述插不进抒情和议论,而结尾却说:“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表明所谓“八愚”却大有美景、不可忽视。“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说明称之为愚,是名实不符,是对山水的侮辱。由水受辱的根源是“以予故”,这三个字中酸辛多多。所以,这一节结尾几句表面是为“愚溪”等鸣不平,实际是为自己抒愤慰。从章法上说是“扬”溪,为下面的“抑”起波洲。

 

《愚溪诗序》溪之愚与余之愚相比,是第一处跌宕之笔

第三段忽起一大跌宕。先是设问自答,说明“水”(自然包括溪水)虽为智者所喜爱,但却可以“辱而愚之”的原因:适类于余。“抵”:水中高地。这里,作者把溪之愚与余之愚相比,以为二者互为伯仲,因而把前文中溪以己而受愚辱的结论推翻。这是这一部分中的第一处跌宕之笔。然后,作者又把己之愚与两位古人之愚相比,得出的结论是己之愚是真愚,古人之愚乃假愚,但是天下人都不能给这条愚溪另外再起名字,就是由于它的名宇乃是“余”这个货真价实的愚人所起的缘故。这是又一层跌宕,即为方才对于愚溪的那些非议徽词作了翻案文章。这里的层层跌宕之笔,表面看去,仿佛是作者故惫而为之的曲笔、俏笔,实际是他遭受贬滴以后矛盾、痛苦心理的自然表露。这从此文的级后一部分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最后一句“适类于予”。就自然过渡到第说自己。“辱而愚之,可也”是溪我双关语。本来应该数落自己了,却又引出“宁武子”和“颜子”来陪衬,这在暗中为自已占地步:“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是牢骚语,也有自负的意思,不能轻轻放过。表面上仍然归到“溪溪”之名上,“予得专而名焉”,和第一节相应。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前面抑扬反复,千回百折,都是为这一节服务,从抑到扬,也是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而为一。“溪虽”一层从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善鉴万类”言其用,“清莹秀澈”言其质,“锵呜金石”言其声,明着赞溪。写出文人的胸无尘滓、笔于造化的特色。“能使愚者”一句由溪到人,转换自然。“予虽”句由上文的自贬转入自赞,中间的“亦”字是细密处,与此段赞溪几句话相应。几句讲自己文墨的造诣,“漱涤万物”,窗其精深;“牢笼百态”,言其广博。最后一层将己与溪合说。“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多而莫我知也”,这几句是全文最得意处,好像天地之间只有己与溪化而为一。散文到得意处,往在夹几句韵语,柳文中也常见这种情况,这表示感情激动到了高潮,但在得意之中着“寂多而莫我知”一句,上应“不合于俗”“违于理,悖于事”“予以愚触罪分等语,一种废弃之牢骚自然流露。这几句可以和《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境界和情趣是一致的。“于是”一句表明题中的“诗序”二字。

《愚溪诗序》托物兴辞,寓意深远,议论清晰,叙事井然

托物兴辞,寓意深远。作者不是客观地描摹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仅就第二段来看,仅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其他各段,也都以“愚”字统贯。这样,文章就具有朝着中心凝聚的向心力,结构也显得集中紧凑。作者在对于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现地折射出自己的影子。愚溪具有“清莹秀澈”的美景,却被弃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游赏,无人涉足,甚至也无人过问,这正是同作者一样的遭遇。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也只有这落寞的愚溪,他慨叹这样美好的风景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打击的不平之鸣。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遭遇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写景善于布局。这篇文章在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游玩看景就呈现了出来:自潇水入溪,溯流二三里,上岸,登小丘,又东北行六十步,见六孔泉,随泉沿沟向南,见一大池,到池东入一堂,出堂又到堂南亭子上,回头西望池中秀丽的小岛。除写景外,还叙述了作者如何被贬潇水上,又如何迁家于此,如何在愚溪安家栖息,也议论了愚溪的定名问题。在这样短的篇幅中,把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

【名家点评】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古来无此调,陡然创为之,指次如画。”
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卷二十四:“子厚南池、愚溪二序,即诸游记之余技尔。”
孙琮《山晓阁评点唐柳柳州全集》卷二引王昊:“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之行事亦宛然。善于作姿,善于寄托。”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文醇》卷十四:“水之不能泽物古人被之以恶名。宗元以溪水不可溉田负舟而名之曰亦有本焉,其亦以慨己济世之愿不遂也。无知之谓愚。无知者,万有之知所从出。‘超鸿蒙,混希夷’,抑又太自誉矣。若夫‘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实乃善自状,其文可为实录。虽然,得无与布帛栽粟者犹有间乎!”
刘熙载《艺概》卷一:“《愚溪诗序》云:‘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此等语皆若自喻文境。”
蔡铸《蔡氏古文评注补正全集》卷七:“通篇俱就一“愚”字生情,写景处处历历在目,趣极。而末后仍露身份,景中人,人中景,是二是一,妙极。盖柳州所长在山水诸记也。”
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三:“行变化于整齐之中,结构精绝。”
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本是一篇诗序,正因胸中许多郁抑,忽寻出一个愚字,自嘲不已,无故将所居山水尽数拖入浑水中,一齐嘲杀。而且以是淡当得是嘲,己所当嘲,人英能与。反复推联,令其无处再手出路,然后以溪不失其为溪者代溪解嘲,又以己不失为己者自为解嘲,转入作诗处,觉澳与己同归化境,其转换变化,匪夷所思。”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九“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杳来,描写最为出色。”
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五十三:“愚字极昏冥,写来极秀发,身与溪互为吐纳,入后愈益超融。”
过珙《古文评注》卷七:“不过借一“愚”字发泄心中之郁抑,故将山水亭堂咸以愚辱焉。词委曲而意深长。”
何义门《义门读书记》卷三十六:“词意殊怨愤不逊,然不露一迹。”
章士钊《柳文指要》卷二十四:“此为子厚骚意最重之作,然亦止于骚而已,即使怨家读之,亦不能有所恨,以全部文字,一味责己之愚,而对任何人都无敌意,其所谓无敌意者,又全本乎真诚,而不见一毫牵强,倘作者非通天人性命之源,决不能达到此一境地。”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忘不下那伤。 的原文1

上阙作者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叙、渲染对家的牵挂。不惜笔墨层层递进,把家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整个铺叙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句句写家而不着一个家字。令人信服。整阙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家,是个案。作者通过对家的铺叙为下阙埋下伏笔。而作者诗中所指的家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具体的家组成的一个中华大家。从以下诗句中我们来慢慢品读:

网友 花落雨停心为伴 的原文1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诗情画意啊

网友 空格 的原文1

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这句真好

网友 北城旧事 的原文1

自古深情惟一痴。,字字珠玑,相思一叙,一步一曲,一花一絮,君兮我兮,词工韵美,

网友 雨中霞 的原文1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这绝对千古名句

网友 期待 的原文1

夫水,智者乐也点个赞!

网友 风记忆 的原文1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随风飘 的原文1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早晨温暖的阳光,正照耀着山坡上的小羊、田陌上追着雀儿的小狗,还有一大群农村孩童正围绕着大树,无忧无虑、嘻嘻哈哈地唱着歌谣。您看!朴素、宁静、恬淡自在的一副旧时农村图,犹在眼前啊!

网友 捷报频传 的原文1

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千古名句

网友 莫名的眼泪 的原文1

打酱油~~~

网友 望梦之城 的原文1

乡愁为主线,虽说这乡愁如酒,越陈越浓,然而不同的是,美酒越浓越香,而乡愁却越浓越苦。在联语有限的字里行间带给我们的自然是一幕幕令人悲痛欲绝的场景和一段段裹满血泪的悲欢离合诉说。

网友 就当我任性 的原文1

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网友 情绪失控 的原文1

精炼古直又不乏童趣纯真的驰想。其词作每睹物每思人,均能思接千载目极八荒。笔下风物因嫣然而微笑,因热爱而美丽,因精神而本直,因艺术的再塑而生命无穷。

网友 出鞘的利剑 的原文1

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太美了

网友 名花有主 的原文1

只有参悟透了格律诗词的种种规则和特质,才能爱之深、护之切,增强遵循、掌握、呵护它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网友 云和山的彼端 的原文1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网友 好运常在 的原文1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那些年 的原文1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光秃秃的树枝 的原文1

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三轮车夫 的原文1

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完美

网友 夜里,你在想着谁 的原文1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没好网名 的原文1

其南为愚亭good

网友 无聊 的原文1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那奇妙的梦 的原文1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浪郎 的原文1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我超喜欢

网友 红色幻想 的原文1

观察观察

网友 平行线 的原文1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中国移动我不动 的原文1

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

网友 相思轻放下 的原文1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网友 看你 的原文1

愚池之东为愚堂棒棒哒

网友 姑娘,请留步 的原文1

皆不得为真愚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网友 爷,红遍全球 的原文1

池之中为愚岛nice

网友 指尖芭蕾 的原文1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这句真好

网友 淡如烟 的原文1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网友 五谷轮回之所 的原文1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真猛

网友 为你而等待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柳宗元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