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
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
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
料封侯、白头无分!
注释
①解佩令:词牌名。
②十年磨剑:唐代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喻多年研讨经世学问。
③五陵:即五陵原(咸阳市北部),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的。前198年汉高祖刘邦接受了郎中刘敬的建议,将关东地区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大量迁徙关中,伺奉长陵,并在陵园附近修建长陵县邑,供迁徙者居住。以后,汉惠帝刘盈在修建安陵,汉景帝在修建阳陵,汉武帝在修建茂陵,汉昭帝在修建平陵之时,也都竞相效尤,相继在陵园附近修造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后以“五陵少年”、“五陵客”指豪迈有志之士。五陵结客:结交豪杰。
④“一半是”二句:意思是填词多是自抒忧愤,并非男女艳歌。宋僧惠洪《冷斋夜话》载:“法秀师曾谓鲁直(黄庭坚)曰:‘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鲁直曰:‘空中语耳,非偷非杀,终不坐此恶道。’”此是借以自谓。燕钗蝉鬓:指华丽女子。
⑤“不师”二句:意思是不学秦观(风格柔婉)、黄庭坚(风格奇崛)。
⑥倚新声:按照新的曲子填词,亦指一般的填词。玉田:张炎,号玉田,宋末元初词人,词作多身世之感、故国之思。
⑦“且分付”句:意思是交给唱曲女子传唱。
【作品鉴赏】
《解佩令·自题词集》的“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描绘了作者的非常生涯,但大明王朝一去不返
这首词是朱彝尊的名作。在其五个词集中,见于1672年(康熙十一年)编就的《江湖载酒集》中,所以词题中“自题词集”之“词集”并非指其词集之全部,而仅是指《江湖载酒集》,是年朱彝尊四十四岁。
开篇三句“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劈首便以慷慨悲凉之态具言前半生辛酸际遇。朱彝尊生于1629年(明崇祯二年),明亡时年方十六岁,十七岁以家贫入赘归安教谕冯镇鼎家未久,清兵南下两浙,朱彝尊即出走联络抗清。顺治七、八年间犹往山阴交接魏耕、祁理孙、班孙兄弟(即世所称祁五、祁六两公子),图谋起事,事泄蛰居永嘉。至1656年(顺治十三年)从乡前辈曹溶南游岭表,北出云中,其后又泛沧海,客京华,走济南,广交天下异才奇士,那么“十年磨剑,五陵结客”云云正是他这一段非常生涯的概括描述。然而恢复朱明天下的誓愿既不成,自己亦除了博得“江南三大布衣”的虚名而外,只能“糊口四方,多与筝人酒徒相狎……短衣尘垢,栖栖北风雨雪之间”(朱彝尊《红盐词序》,《曝书亭集》,四部备要本,下同)。如此高远深沉之理想,如此羁愁潦倒之生涯,词人怎能不悲吟出“把平生涕泪都飘尽”的变徵之声。
如此看来,首三句即以饱含悲郁的身世感为全篇奠定了并不“清空”的基调,后文“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也便不是风流倜傥之意气的表述,反而恰恰可从貌似轻倩的文字间为其坎壈际遇寻得旁证和补充。“老去填词”是功业未成的无奈抉择,而其中竟有一半是为法秀所呵的“空中语”,这岂不正说明他是藉“醇酒妇人”以抒胸中块垒。词人声明自己未有过“偎红依翠”之生活体验,其实也正是声明以种种香艳面貌问世的词中“别有志意存焉”(朱彝尊《乐府补题序》),而此一种“志意”我们已可自前文窥见消息了。
《解佩令·自题词集》突出作者“雅”的个性,但只是冰清玉洁之抱负的追慕
上片言身世,言词创作之动机,过片即直逼出作者心目中的榜样来。问题在于,如果这“榜样”只是艺术宗法上的,而不带有人格精神上的成分,他应该选择自己最尊奉的“词莫善于姜夔”(朱彝尊《黑蝶斋词序》)的白石道人为标准的,即“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白石差近”。可是事实不然,他把“可与白石老仙相鼓吹”的张炎作为心摹手追的对象,这一选择当然颇具苦心的,其原因盖在于朱彝尊与张炎的诸多相似处。二人均为“浙产”,张于朱为“乡先贤”,此其一也;张炎世为临安名族,六世祖俊受封循王,系“中兴”名将,至曾祖鎡犹以花木园林称甲江南,且妙解音律,与姜夔酬唱,父枢亦于词称当行;朱彝尊曾祖国祚系光宗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傅,为一代名臣,其生父茂曙、嗣父茂晖,伯叔辈如茂曜、茂晼、茂晭、茂时、茂昭等皆江南文苑俊彦,则二人同为贵介后裔,书香门庭,此其二也;张炎于宋称遗民,抗争强势入主之异族,自己一派空狂怀抱,落魄纵饮,这与朱彝尊彼时经历怀抱完全吻合,此其三也。正惟此种外在、内在多层次的联类比较,方有玉田而非白石以为楷模之说法。所以,与其视之为词学宗尚之自我表白,毋宁当作一种冰清玉洁之抱负的追慕更妥当些。
然而,朱彝尊为人特稳重谨慎,此是他性格中由诸多因素陶铸成的“雅”的重要侧面。对于以上那种一转念即可明瞭的几乎可称为“直白”的志趣之自供,他是多少存有一种忌惮和畏怯的。以故,在结末处他高扬“歌筵红粉”、“封侯无分”等文人常见的情调,这其实是对前文锋锐处的一种“稀释”,或曰涂一层“保护色”。他当然希望世人将此视为“清空”一类的述怀咏志之作以免贾祸的。对此种深心不明察而徒然称其“清空”,岂非正中朱彝尊的下怀。
综而观之,全词悲凉激愤,潜气内转,沉郁之情毕见,毋论从审美特征抑或从人格精神上都不见“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清空”风调。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尼玛,太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