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清代

卖花声·雨花台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占据了我内心的一半天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释
①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②白门:本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为建康的别称。
③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
④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作品鉴赏】
《卖花声·雨花台》描写了清初战乱之后金陵破败的荒凉景象,表达作者满腔的伤感之情

此词从南京的萧条景象,侧面反映清兵南侵对这座名城的破坏。江山依旧,人事已非,追怀往事,不胜感慨。上片描写南京的衰败零落。下片吊古伤今,抒发感怀。字字蕴涵着兴亡之慨。全词哀婉抑郁,清丽自然。
《卖花声·雨花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
作者朱彝尊是清朝的一位词人,这首词是他在游览雨花台时写出来的,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描写了清初战乱之后金陵破败荒凉景象,以此来表达自己满腔的伤感之情。全词从头至尾都充斥着浓浓的悲凉与伤感,每一字每一句皆是如此。
《卖花声·雨花台》描写战争带来破坏的严重,衬托出朱彝尊无尽的伤感,内心感情的抒发自然,朴实

文章第一个字便以“衰”开头,使文章立刻进入了一种衰败,空寂,凄凉的氛围中。满眼看去尽是“衰柳”的白门湾,给人一种深深的冲击,柳树本应在微风中摇曳,尽显婀娜,在阳光中闪动,尽现温柔,可如今经过战争的践踏而变得枝秃茎断,一片狼藉,令人不禁深深惋惜、伤感。而后又写了“大长干”、“小长干”两条原本歌舞升平,繁华尽显的巷子,也在战争的铁蹄下变得“歌板酒旗”零落满地,满目疮痍,令读者不仅与当年莺歌燕舞,彩舟画舫的十里秦淮进行对比,更加为它此时的荒芜,悲凉感到痛惜与难过,令原本伤感的基调更深一层。
接下来“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一句写了曾为六朝都城的南京,原本应该奢侈繁华,夜夜笙箫,而如今却寸草不生,只有一个空空的台子,衬托出战争带来破坏的严重。而最后一句写燕子不知道人世的变迁,不懂人类的寂寞悲伤,仍旧在夕阳下飞来飞去,与作者满腹的思绪形成对比,更加反衬出作者内心深深的哀伤与无奈。总之,全词在作者的笔下时时刻刻都透着无尽的伤感,使作者内心感情的抒发自然,朴实。
【艺术特色】
第一,全词以景寄情,情喻景中。

在这首词中,作者分别描写了柳、潮、歌板、酒旗、渔竿、草、坛、燕子、夕阳等一系列景物,无论哪种景物的描写都带着浓浓的衰败落寞的哀伤之感,作者以此巧妙地连自己吊古伤今无尽的伤感之情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含蓄自然的表达出来,比起直抒胸臆强烈的基调,这样的写法显得更加凝练自然,韵味十足,非但不比直抒胸臆的写法逊色,反而更有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
第二,着重啄句炼字,在对字词的运用上很是讲究。

词中景物描写很多,更重要的是对于描写景的字词运用的恰到好处,虽少而精。像是以“衰”写柳、以“还”写潮,以“寒”写秋草,以“空”写雨花台,以“无人”写栏,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两个字,却使文章的感情基调透露着深深的悲伤,对于字的运用让人不禁叫绝,使整首词语虽少却令人不禁黯然神伤。
第三,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使作者感情的抒发更为强烈有力。

本词在一开头先写了满是“衰柳”的“白门湾”,又写了“歌板”“酒旗”满地零落的“大长干”和“小长干”,只在“花雨空坛”中蜻蜓点水似的提到了雨花台,使文章看上去有雨花台无关,其实,作者是运用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来渲染出一种荒凉,空寂的氛围,借此来烘托雨花台战后凄凉,衰败的景象,使读者感受的更深刻。
第四,词中大量化用了前人的词句。

像是“潮打城还”就是化用了刘禹锡在《石头城》中“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意。这样一来,就可以使读者在联系以前诗词的基础上,更快更深刻地体会出作者的感受和词的意境。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古代诗人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能给人以独特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

网友 白纸上的旋律 的原文1

读起来声调抑扬顿挫,高低错落有致,犹如珠落玉盘,极富韵律美和艺术美。格律诗词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除了追求文学共性的情感美、意境美、文字美、构思美、趣味美之外,其精致的格式、优美的韵律、凝炼的文辞和深邃的蕴含,更为广大诗家津津乐道,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为格律诗词是数千年来经过无数人、无数次的探索、改进、创新,不断

网友 愚蠢的女人 的原文1

古代诗人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能给人以独特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

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棒棒哒

把黄河儿女的豪情奔放、阳刚之气充分体现了出来,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襟怀。

小长干接大长干点个赞!

网友 ゝ久违的温柔 的原文1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good

乡土味十足,象随手沾来,得心用手,备感亲切熟悉。

网友 恋你柔情 的原文1

词通俗易懂,且切题、切情、切时。不失为佳作。

网友 伤感#幸福 的原文1

字句也不多,均简短精炼,却能描述动人的场景,抒发深切的情感,表达独到的见解,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和鉴赏的空间。诗词正因为简短,促使作者必须反复推敲、琢磨,所谓“新诗改罢自长吟”。因此,不少诗词名作,其遣字用词,极为妥贴、精致,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诗词唯其简短精炼,读之朗朗上口,也便于背诵、记忆和流传。

网友 〓不掺和任何表演﹋ 的原文1

上片词人写景,一出手将我们带入"晴雨江风吹万里,云鹤怡怩追洗礼"两句,江风习习,风景宜人,使人看到雨后日出晴空万里美丽景象,这一雨一晴,也让天边的云鹤在万里江天上,翩翩起舞,嘻气追逐,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不由使人倍感人与鸟对自然的向往。更应了张志和(渔歌子)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另类感受。"洗礼"一词,在人们的现实中,一用于西方教堂,二用于大自然。前者为宗教,后者为自然。中国人千百年来都信奉大自然的洗礼。

网友 五谷轮回之所 的原文1

意蕴上或空灵或充盈、或疏朗或稠密的均衡,格调上或委婉或昂扬、或恬淡或浓艳的均衡。

网友 安静的、窒息 的原文1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我要背下来。

网友 花落雨停心为伴 的原文1

立笔有诗写,或醉临月唱。万物皆知己,何必更悲伤!

网友 ¢把心收起来 的原文1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千古名句

网友 自然而然 的原文1

更无人处一凭阑太美妙了

【朱彝尊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