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宋湘故居京兆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宋湘曾作《家园杂忆四十韵》

作者:宋湘

 
宋湘所著《家园杂忆四十韵》描绘了出身家世和故乡风物
 
宋湘《家园杂忆四十韵》描绘了出身家世和故乡风物:
“籍隶梅州古,邦名白渡前。衡门当水曲,老屋负崖巅。”“鳞次比邻接,瓜绵一脉延。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鸡犬家家有,桑麻处处连,先畴耕共牧,旧泽诵兼弦。”“是岸排篁竹,逢桥有木棉。楼浓红杏雨,溪淡绿杨烟。”
 
 
宋湘故居京兆堂,始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历代屡有修葺,坐东朝西,背靠矮山,前低后高,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悬山式堂屋,三堂四横,中轴对称,夯墙抬梁,土木石结构,白墙灰瓦。故居外有南北横屋,内屋有三堂四廊两天井,北面横屋有房14间,南面横屋有房13间,内堂屋有房28间,前有照墙,外设斗门楼。
 
门楼坐南向北,门楼左右设“石鼓户对”,门额楷书“太史第”,门联“赋梅世第,编竹元家”,这彰显屋主进士及第、官至编修。跨过门楼,进入院内,是宽阔的门坪,砌有照墙围护,正大门额署“解元”,门联“象贤衍庆,崇德流徽”;进入大门,见大门后门额挂“进士”匾。在下堂,可以看到故居厅堂内外,极少雕饰,质朴无华,与客家民居差别不大。据说,宋湘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清官廉吏,虽身居高位,薪俸优厚,却“身与民俱瘦”,其俸银大部分都慨捐为民造福。
 
宋湘故居堂内厅里多有对联,富有诗文风雅
 
堂内厅里多有对联,富有诗文风雅。中堂正墙两面挂宋湘题并书对联“礼乐农桑今之三代,和亲康乐古为一书”。中堂右墙挂有宋湘少时题于家乡安丰寺之山形诗。这首诗乍看似塔,细看如山,上有八个“山”字镶嵌其上。经村中老人宋华光介绍,这是宋湘独创的山形诗体。全诗八句五十六字:“山外青山路曲弯,高山流水响潺潺。深山百鸟声声叫,路上行人万里难。劝君莫做江湖客,饥寒夜夜在山间。人人说道东山远,我到东山八座山。”仔细诵读,发现其与中国诗词环形体、回形体相媲美。低吟浅唱,仿至深山密林,行走林间小径,景秀水美,路艰且难,流连忘返。我们随后移步到上堂,这里设凹式神龛屏风,上端楷书“京兆堂”,左右龙柱各有长联。据介绍,宋湘71岁卒于武汉湖北观察署任上。其生卒时间同样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寅时,事极巧合,堪称奇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雨中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宋湘简介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本    名
宋湘
别    称
宋芷湾 
字    号
字焕襄,号芷湾
所处时代
清朝中叶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广东嘉应州
出生时间
1757年
去世时间
1826年
主要作品
诗作总集《红杏山房集》及在滇所写诗《滇蹄集》等
主要成就
诗人,书法家,教育家,被誉为“岭南第一才子”
毕业院校
广州粤秀书院
执掌书院
惠州丰湖书院,广州粤秀书院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