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不忽木元朝政治人物,康里人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他谙熟古史,崇儒尊长,曾有乐府行于世。

作者:不忽木

 

不忽木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他谙熟古史,崇儒尊长,纲常观念浓厚,是个完全汉化的“纯儒”。也做了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朱权:“如闲云出岫。"
元世祖忽必烈:“恨卿生晚,不得早闻此言。”
“不忽木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陈垣先生称之为“纯儒”,他廉正守职,执法公允;不畏权臣,敢于直谏;反对聚敛,体恤百姓,在当时深孚众望。

不忽木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他谙熟古史,崇儒尊长,纲常观念浓厚,是个完全汉化的“纯儒”。他幼年在东宫侍奉真金太子,师从王恂。后继师许衡。王、许皆为当时大儒,不忽木受业门下,自然深受影响,甚至在性格特征上,也像前辈大儒,沉稳而敏瞻。至元十三年(1276年),他与同舍生坚童、太答、秃鲁等上疏,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继述历代学校制度。要求设立国学,下列诸科,“使其教必本于人伦,明乎物理,为之讲解经传,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本着儒家的纲常观念,他极力反对“奴告主”、“子证父”,认为这会坏风俗,乱人伦,断不可行。对于老师,“其敬以素,犹子事父”。因此,许衡常常夸奖他,说他将来“必大用于世”,不忽木还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曾有乐府行于世。
社会
不忽木也做了一些对百姓有益的事情。至元十九年到至元二十一年(1282年—1284年)间,他曾出使河东道,遇见饥民死徙相属,就下令发廪赈济,数万人赖以不死。又有一次,有人请征讨流求。为筹措军费,计划在江南征收包银,不忽木争辩说:“吾元疆理天下,四表之间,横目穷发,何所不至,何资鱼虾之国,始广土众民哉……今江南履亩而税,输酒醋课,及他乡里门徭,水马驿递,又增包银,则重敛矣,民将不堪。”事遂止。

不忽木的家庭成员及代表作品

父亲:燕真,元世祖忽必烈侍从。
妻子:寇氏,鲁国公主。王氏,鲁国公主。
儿子:,陕西行省平章政事。
巎巎,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翰林学士。书法家。

《仙吕》、《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那吒令》、《鹊踏枝》、《寄生草》、《村里迓鼓》、《元和令》、《上马娇》、《游四门》、《后庭花》、《柳叶儿》、《赚尾》。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恋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不忽木(1255年-1300年),元朝政治人物,康里人。又名时用,字用臣。元世祖侍从燕真之子,不忽木跟王恂、许衡学习儒学,历仕元世祖、元成宗两朝,官居中书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后为平章军国事,行御史中丞,后病亡。他汉化较深,主张兴建学校,重视儒学,反对任用敛财之臣阿合马、桑哥等。不忽木曾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读过张养浩的文章后,大为欣赏,便力荐他做了礼部令史。后来又推举他进了御史台。他是张养浩的恩师。大德四年(1300年),不忽木逝世,时年四十六岁。

本    名
不忽木
字    号
字用臣 
自号静得
所处时代
元朝
民族族群
康里人
出生时间
1255年
去世时间
1300年
谥    号
文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