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文徵明入仕乞归,得李充嗣推荐被授翰林院待诏,入仕十余年几次请辞

作者:文徵明

 
文徵明接受李充嗣推荐以贡生进京,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
 
嘉靖二年(1523年),文征明接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
 
 
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居官三年,考满,当赴吏部,而因有所顾虑徘徊不前没去赴职。再上疏乞归,再次没有答复。大概自官京师,归思未尝稍释,多有怀归之作,如《病中又怀吴中诸寺》等诗。张璁既用议礼骤贵,讽征明主之,征明辞。至是,杨一清与璁谋,欲迁征明官。征明乃多次上疏乞归,始得致仕。十月十日出京,阻冰潞河。
 
文徵明几次上疏请辞乞归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年),巡按郭宗皋为征明建坊于德庆桥西。征明以书与知府王仪请辞,未果。三月,《停云馆帖》卷二“唐抚晋帖”上石。五月十七日,王榖祥过访,谈及画竹,为写竹册并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流年割容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文徵明一般指文征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中文名
文征明
别    名
文壁(或作璧)、文衡山、文贞献
国    籍
中国(明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
1470年11月28日
逝世日期
1559年3月28日
职    业
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
主要成就
吴中四才子、吴门四家之一
代表作品
《真赏斋图》《绿荫草堂图》《甫田集》
派    系
吴门派
官    职
翰林待诏
私    谥
贞献先生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