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建墓规模堪称最大,曾多次被盗,史书中有他的记载

作者:王建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十国春秋、五国故事等记载了王建的事迹11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僣伪列传三》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 
《十国春秋·卷三十五·前蜀一·高祖本纪上》
《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二·高祖本纪下》 
《五国故事·卷上·前蜀》 
《蜀梼杌·卷上》

王建葬于永陵,是中国第一个科学考古的陵墓,规模十分宏大
永陵,俗称王建墓,位于四川成都市西郊三洞桥,是中国首次科学考古发掘的古代帝王陵墓,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历史年代最早的古代帝王陵墓,其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1961年,永陵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建墓曾经被盗,但仍保存有精湛的石刻艺术以及文物。墓封土高15米,直径80米,周长225米,墓内有14道双重石券砌成,分前、中、后三室,全长23.6米,中室放置王建棺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怪咖小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建简介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击败黔南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拔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被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王建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得以大治。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本    名
王建
字    号
字光图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前蜀)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许州舞阳
出生时间
847年
去世时间
918年
主要成就
占有两川兼三峡之地,建立前蜀
年    号
武成、永平、通正、天汉、光天
庙    号
太祖
谥    号
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
陵    寝
永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