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建
王建减轻百姓赋税,先后攻占许多地方,大败大长和国
王建政权原本向百姓征收重税,后听从冯涓的建议,减轻赋税 ,又招募流亡,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使前蜀成为当时社会最稳定的天下富国和强国。 然而后期又开征苛捐杂税,如规定绫一匹一百文,绢一匹七十文,布一匹四十文,猪每头一百文,王建还曾亲自观看成都繁荣的蚕市,便对左右讲开征桑税之利,此言泄露后,蜀中百姓恐惧,桑木和柘木竟很快被砍伐殆尽,由此可窥见其重科厚敛之一端。
王建以骑将出身,十分注重发展军事,得蜀之后,在文州(今甘肃文县)、黎州(今四川汉源)、雅州(今四川雅安)、茂州(今四川茂县)与吐蕃人交易马匹,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王建在北边与李茂贞之岐国发生多次战争,先击败了李茂贞对汉中的进攻,后攻占文州(今甘肃文县)、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凤州(今陕西凤县)等地,不断北拓;在东边打败荆楚,迁镇江军于夔州(今重庆奉节),加强东部防线;在西南面斩杀暗通大长和国的黎州蛮三王,大败大长和国对黎州的进攻,俘斩数万,使大长和国不复犯边。
王建以李茂贞为屏障,不穷兵黩武,最终李茂贞主动求和
王建审时度势,不穷兵黩武。前蜀一直与中央政权后梁保持友好关系。
为了避免与朱温发生冲突,割据关陇的李茂贞被朱温击败、势力衰微之际,诸将建议趁机攻取凤翔,而王建听取冯涓的建议,把李茂贞作为前蜀的屏障,与李茂贞修好,并与之联姻。 但李茂贞之岐国想要山南地区,王建不肯给,后以普慈公主不满婚姻生活而返蜀为导火索,蜀、岐两国遂于永平元年(911年)爆发战争,以王建击败李茂贞结束,两国从此失和,战火不断,蜀占据主动地位。永平二年(912年)十二月,蜀攻占岐之文州;永平四年(914年)十一月,蜀又攻岐;永平五年(915年)十一月,蜀大举攻岐,取阶、成、秦、凤四州并入版图,置武兴军于凤州;通正元年(916年)八月,王建又对岐发动大规模征伐,十月取岐宝鸡、陇州,但在围攻岐都凤翔时因大雪而撤军。在王建的军事压力下,李茂贞终于屈服,在光天元年(918年)四月遣使求和于蜀。
对荆南政权,在打败其对夔州的进犯后,有人建议王建趁涨水季节决峡堰以灌江陵(今湖北荆州),王建听取毛文锡的建议,予以制止。
对大长和国,王建在大渡河大败其军,王宗范准备趁机渡河进攻,王建下令停止进攻,班师回都。王建对边防用兵,没有轻率冒进,空耗国力,客观上巩固了前蜀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