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旧五代史》、《新唐书》、《东都事略》、《宋史》中记载了刘䶮的生平事迹

作者:刘䶮

 

《旧五代史》和《新唐书》中记载了刘䶮的生平事迹
《旧五代史》云:“(刘䶮)其先彭城人,祖仁安,仕唐为潮州长史,因家岭表。 ”《新唐书》中作:“刘知谦(刘䶮之父),寿州上蔡人。避乱客封州。”《新五代史》记载:“刘隐(刘䶮之兄),其祖安仁,上蔡人也,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 ”《隆平集》中有记:“南汉刘鋹(刘䶮之孙),五世祖仁安,唐潮州刺史,其子孙因家岭南。 ”《资治通鉴》中记载:“初,上蔡人刘谦为岭南小校,节度使韦宙奇其器,以兄女妻之。 ”《东都事略》中有载:“刘鋹,其先蔡州上蔡人也,五世祖安仁,唐潮州刺史,子孙因家岭南。”《文献通考》记载:“刘隐,其祖安仁,上蔡人,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 ”《宋史》中记载:“南汉刘鋹,其先蔡州上蔡人,高祖安仁,仕唐为潮州刺史,因家岭表。”《八闽通志》记载:“安仁,南汉主䶮之祖,本上蔡人,徙家闽中,卒葬于此。”上述史籍,有关刘氏祖籍有两种记载:上蔡与彭城。
《新唐书》记载:“刘知谦,寿州上蔡人。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淮南道寿州,本为淮南郡,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寿州下辖五个县,分别为:寿春、安丰、盛唐、霍丘、霍山。 可见,寿州所辖并无上蔡县。所以,以上蔡县系之寿州,当误。

《东都事略》和《宋史》中记载了刘䶮的出身和为政举措
《东都事略》、《宋史》中皆云:“其先蔡州上蔡人。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蔡州本豫州,宝应元年(762)更名,下辖十个县,分别为:汝阳、朗山、遂平、上蔡、新蔡、褒信、新息、真阳、平与、西平  。上蔡县的确隶属于蔡州。那么,《东都事略》、《宋史》所记上蔡县隶蔡州,无误。
至于彭城说。 汉高祖刘邦起家于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因此,汉朝皇室刘氏的郡望是彭城,故被称为彭城刘氏。南汉刘氏即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故以彭城为郡望,将其祖籍说成是彭城。但是,这只是一种攀龙附凤之说。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南汉脱离后梁独立后,梁末帝下诏吴越,令其出兵攻伐南汉,即称南汉主刘䶮“益恣凶狂,妄称汉室遗宗”。可见,南汉刘氏将其祖籍说成“彭城”,是南汉刘氏的“妄称”,不足为凭。综上所述,南汉刘䶮祖籍,当为蔡州上蔡。妄称其祖籍为彭城,是刘䶮为了确立自己正统与高贵的出身。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据为己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刘䶮简介

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
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䶮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称帝,都番禺 ,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䶮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光天二年(942年)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天皇大帝。

本    名
刘䶮
别    称
刘岩、刘龑、刘陟、刘纻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南汉)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外舍
出生时间
889年
去世时间
942年
主要成就
平定岭南,建立南汉政权
谥    号
天皇大帝
庙    号
高祖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