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沆
李沆为人光明磊落,忠良纯厚,他敢于不避权贵,也不喜欢向皇帝进密奏之言
李沆为人光明磊落,不喜旁人的阿谀附和,也不喜向皇帝进密奏之言,敢于不避权贵、不徇私情。他的节俭时颇为有名的,他内行修谨,居位慎重,门无私谒,不求声誉,动遵条制。对于居室的狭小破旧,丝毫不为介意。他因忧患天下而节俭、力戒骄奢的思想,恰与孔子的“节用爱人”的观念相吻合。
李沆在军事外交方面也很有远见,在对辽问题上,李沆主张不与敌国讲和
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包围灵州时,朝廷对于灵州问题,有不同的两种意见。当时朝廷内外许多人都认为灵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失去灵州,那么周围的各郡都不能守住。真宗为之愕然,对此颇为困惑,于是向李沆询问。李沆说:“李继迁不死,灵州就不能为朝廷所占有。不如派使者密令各州将领,让他们分别统领军队和百姓使堡垒空着而归到一处,若这样,那么关右的百姓就可得到生息了。”其时众人的意见各不相同,没立即采纳李沆的建议。至咸平五年(1002年)三月,灵州果然陷落,真宗从此更加看重李沆。
咸平六年(1003年)九月,知静戎军王能上疏请于军城东新河之北开田,以防遏敌骑。真宗向李沆询问意见,李沆同意所请,建议周边的威虏军、顺安军都可仿效此做法,并可派兵五万“分据险要,渐次经度之”。真宗是日便下诏静戎、威虏、顺安军并置方田,凿河以阻遏敌骑。
在对辽问题上,李沆认为不可与敌讲和。他曾对王旦说:“我死后,你一定会做宰相,切记不要同敌讲和。我听说出则无敌国外患,像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如果同敌讲和,从此以后国家必然多事了。”王旦当时不以为然,但自“澶渊之盟”后,真宗”东封西祀“、大造宫室,致使损耗无数,王旦这才叹服李沆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