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沆
李沆在执政期间,严格遵守自己选拔人才的原则
李沆在执政过程中,严守自己选拔人才的原则,即按资格用人。南宋的叶逋认为,李沆是“守资格用人”这种思想的开端,也是执行最好的人。他力主安静,稳定政局,建议真宗“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
李沆用人不为私,善于察人,也乐于推荐和提拔人才,曾举荐了张咏、晁迥等人。但他举荐人才,也不是无原则的,对于被寇凖多次推荐的丁谓,他始终不予任用,认为其“可使之在人上乎”。寇凖不以为然,其后遭丁谓陷害远贬,方才佩服李沆所言。
李沆死后二十多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梅询说他可用,宋真宗反对说:“李沆曾说他不是君子。”李沆被真宗信任倚重达如此程度,此事也深为欧阳修等人所感慨。
李沆治国很有远见,他认为担忧辛劳是为了有所警戒
李沆为相时,王旦任参知政事,当时因西北用兵,宰辅有时到天黑才吃饭。王旦叹息说:“我们这班人怎么才能坐致太平,能够优闲自得没事呢?”李沆说:“稍微有些担忧辛劳,足作为警戒。将来四方宁静,国家未必没有大事发生。”后来契丹与宋和亲,王旦问这怎么样,李沆说:“好当然是好事,然而边疆的忧患停止后,恐怕皇上渐渐产生奢侈放纵的想法。”王旦对此不以为然。李沆又拿四方水旱盗贼之事上奏真宗,王旦认为这些细小的事不值得烦劳真宗处理。李沆说:“皇上年少,应当让皇上知道四方的艰难。不这样,皇上血气方刚,大加留意声色犬马之事,那么动土木、兴甲兵,向宗祠求福等事就会发生了。我年老了,等不到看见这些,这是参知政事你将来的忧患。”李沆死后,真宗认为契丹已经修和、西夏纳款归顺,便“东封西祀”、大造宫室,劳民损财。王旦亲眼看见王钦若、丁谓等人所作所为,想向真宗进谏却又已经与他们一起共事,想离去却又念及真宗对自己很好,这才认识到李沆的先见之明,叹息说:“李文靖真是圣人。”时人因此称他为“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