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赵祯去世的消息送到辽国后,辽道宗耶律洪基悲伤的号啕痛哭

作者:赵祯

 

赵祯善于纳谏,并且具有相当大的度量,被誉为“守成贤王”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然未怪罪他。有一次,包拯要拿掉三司使张尧佐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尧佐是仁宗宠妃的伯父,赵祯有点为难,想了办法,让张尧佐去当节度使,包拯还是不愿意,言辞更加激烈,带领七名言官与赵祯理论,赵祯生气地说:“岂欲论张尧佐乎?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言官唐介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张尧佐最终没能当成节度使,赵祯回到后宫后,对张贵妃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以上两例,表现出这位帝王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这在封建时代,也算是很难得的了。因此,他被历史学家称誉为“守成贤主”。
赵祯一朝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而仁宗庆历初年实施的“庆历新政”,更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嘉祐八年,五十四岁的赵祯在汴梁皇宫去世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赵祯于汴梁皇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记载,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缘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祯简介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赵祯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亲政。在位期间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朝趁机重兵压境,迫宋朝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改善政局,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其诗。

本    名
赵祯
别    称
赵受益、宋仁宗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汴京
出生时间
1010年5月12日
去世时间
1063年4月30日
主要作品
《尊道赋》
主要成就
仁宗盛治、节俭爱民
信    仰
道家
性    格
天性仁孝、宽厚和善
庙    号
仁宗
陵    墓
永昭陵
在位时间
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
年号1
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
年号2
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重要事件
庆历新政、宋夏战争、重熙增币等
相关典故
狸猫换太子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