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元顺帝改元“至正”,实施“脱脱更化”,将有关御史台的典章制度汇编为《宪台通纪》,编纂《至正条格》

作者:妥欢帖睦尔

 

元顺帝起用脱脱当政,改元“至正”,宣布“更化”,恢复科举制度;设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平反昭雪一批冤狱;开马禁、为农民减负,放宽政策;主持编写宋、金、辽三史

至正更化
至正元年(1341年),元顺帝起用脱脱当政,改元“至正”,宣布“更化”,历史上称为“脱脱更化”。脱脱的改革主要措施有:
恢复伯颜废黜的科举制度;科举制起于隋朝,但元朝建立后直到元仁宗的时候才实行科举制度。伯颜掌权后,为防止汉人做官,下令废止科举。
设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
平反昭雪一批冤狱;
开马禁、为农民减负,放宽政策;脱脱上台后,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此前民间禁止养马,脱脱上台废除了这一禁令。
主持编写宋、金、辽三史。

妥欢帖木儿在增订元仁宗年间的监察法规《风宪宏纲》的基础上,将有关御史台的典章制度汇编为《宪台通纪》,还编纂了《至正条格
至元二年(1336年),在增订元仁宗年间的监察法规《风宪宏纲》的基础上,将有关御史台的典章制度汇编为《宪台通纪》。
元顺帝时期,还编纂了《至正条格》,《至正条格》是元代法规之一。至元四年(1338年)三月,妥懽帖睦尔命中书平章政事阿吉剌根据《大元通制》编定条格,于至正六年(1340年)四月颁行。其中包括诏制150条、条格1700条、断例1059条。但原书卷数已不可考究,根据《永乐大典》记载,共23卷,分祭祀、户令、学令、选举、仓库、捕亡、赋役、狱官等27目。 2002年在韩国庆州发现元刊残本《至正条格》,包括条格12卷、断例近13卷,以及断例全部30卷的目录。其中,条格存374条,断例存426条,总数共计为800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雨”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妥欢帖睦尔一般指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后元文宗毒死了元明宗,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即位于上都。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本    名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别    称
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
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
蒙古族
出生地
金山(今阿尔泰山)
出生时间
1320年(庚申年)4月17日(阴历)
去世时间
1370年(庚戌年)4月28日(阴历)
主要作品
七律《答明主》(又名《赠吴王》)
主要成就
至正新政
年    号
元统、至元、至正
庙    号
惠宗
尊    号
顺皇帝(明太祖尊)
汗    号
乌哈笃可汗
陵    寝
起辇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